top of page

送别, 边塞, 爱国

送韩都护还边

[唐]卢纶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 战多春入塞,猎惯夜登山。 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 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

​背景

注释

韩都护:不详其人。都护:官名。唐时,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统辖边远诸国,都护府置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此诗《宣统固原州志》作《送都尉归边》。 争雄:争胜,争强。 上将:主将,统帅。 塞:指边塞。 猎惯夜登山:《宣统固原州志》作“猎惯夜烧山”。猎:围猎,军事行动的代称。 阵合:《宣统固原州志》作“合阵”。阵:阵法,作战时部队的战斗队列;合:古代称交战曰合。 龙蛇:喻矛戟等武器,此借指军队阵势。 军移草木闲:《宣统固原州志》作“移军草木闲”。闲:平静之意。这句说,都护军纪严明,军队行军途中秋毫无犯。 部曲:原指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大将军营五部,校尉一人;部有曲,曲有军侯一人。此指军队。 白首:人老发白。 萧关:古关名。唐时萧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 战多春入塞,猎惯夜登山。 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 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

​背景

注释

韩都护:不详其人。都护:官名。唐时,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统辖边远诸国,都护府置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此诗《宣统固原州志》作《送都尉归边》。 争雄:争胜,争强。 上将:主将,统帅。 塞:指边塞。 猎惯夜登山:《宣统固原州志》作“猎惯夜烧山”。猎:围猎,军事行动的代称。 阵合:《宣统固原州志》作“合阵”。阵:阵法,作战时部队的战斗队列;合:古代称交战曰合。 龙蛇:喻矛戟等武器,此借指军队阵势。 军移草木闲:《宣统固原州志》作“移军草木闲”。闲:平静之意。这句说,都护军纪严明,军队行军途中秋毫无犯。 部曲:原指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大将军营五部,校尉一人;部有曲,曲有军侯一人。此指军队。 白首:人老发白。 萧关:古关名。唐时萧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 韩都护:不详其人。都护:官名。唐时,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统辖边远诸国,都护府置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此诗《宣统固原州志》作《送都尉归边》。 争雄:争胜,争强。 上将:主将,统帅。 塞:指边塞。 猎惯夜登山:《宣统固原州志》作“猎惯夜烧山”。猎:围猎,军事行动的代称。 阵合:《宣统固原州志》作“合阵”。阵:阵法,作战时部队的战斗队列;合:古代称交战曰合。 龙蛇:喻矛戟等武器,此借指军队阵势。 军移草木闲:《宣统固原州志》作“移军草木闲”。闲:平静之意。这句说,都护军纪严明,军队行军途中秋毫无犯。 部曲:原指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大将军营五部,校尉一人;部有曲,曲有军侯一人。此指军队。 白首:人老发白。 萧关:古关名。唐时萧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 勇猛的将军,你很早的时候就已名扬四海,在主将之间争雄斗胜。 寒来暑往,征战疆场,春风几度入塞;寒夜之中,登山围猎是惯常之事。 打仗布阵,三军像龙蛇一样首尾相应;军纪严明,军队行军途中秋毫无犯。 今日将军回归边地,军队散尽,过萧关时只见人老发白,情景落寞寂然。
  •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首联“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两句化用项羽典故。据《史记·项羽本纪》载: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巨鹿之战后,“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此诗开篇回忆韩都护少时英勇,扬名于上将之中,并暗用项羽之事,以称颂韩都护的用威。 颔联“战多春入塞,猎惯夜登山”两句暗用西汉李广的典故。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广曾夜猎,“中石没镞”。“春入塞”应“战多”,形容年年征战,冬去春又来。登山夜猎,异常危险,着一“惯”字,既照应上句“战多”,又显示韩都护武艺高强。这两句称颂韩都护久经沙场,武功不凡。 颈联“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两句从《魏书·高宗纪》与孔稚珪《白马篇》中语句化出。《魏书·高宗纪》载:“和平三年,帝制战阵之法十有余条。因大傩耀兵,有飞龙、腾蛇、鱼丽之变,以示威武。”孔稚珪《白马篇》有句:“阵移龙蛇动。”这两句以“龙蛇动”与“草木闲”的动静映衬,写韩都护的阵法之奇,军纪之严。 尾联“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两句是写老将军身经百战,白首还边的落寞心境,点题“送韩都护还边”。韩都护少立功名,出生入死,军纪严明,最后苍颜白发,孤身一人,老而还边,非常凄凉。“白首”二字,既是实写,更饱含着诗人对韩都护的深切同情。 此诗作为送别之作,诗人先对所送之人称颂一番,叙写其少立功名,争雄上将之中,身经百战,武艺高超,治军严明。至末联,诗人才点明送别题意。由于诗人自身仕途多舛,在对韩都护老而寂寞还边深表同情之时,也包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
  • 勇猛的将军,你很早的时候就已名扬四海,在主将之间争雄斗胜。 寒来暑往,征战疆场,春风几度入塞;寒夜之中,登山围猎是惯常之事。 打仗布阵,三军像龙蛇一样首尾相应;军纪严明,军队行军途中秋毫无犯。 今日将军回归边地,军队散尽,过萧关时只见人老发白,情景落寞寂然。
  •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首联“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两句化用项羽典故。据《史记·项羽本纪》载: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巨鹿之战后,“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此诗开篇回忆韩都护少时英勇,扬名于上将之中,并暗用项羽之事,以称颂韩都护的用威。 颔联“战多春入塞,猎惯夜登山”两句暗用西汉李广的典故。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广曾夜猎,“中石没镞”。“春入塞”应“战多”,形容年年征战,冬去春又来。登山夜猎,异常危险,着一“惯”字,既照应上句“战多”,又显示韩都护武艺高强。这两句称颂韩都护久经沙场,武功不凡。 颈联“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两句从《魏书·高宗纪》与孔稚珪《白马篇》中语句化出。《魏书·高宗纪》载:“和平三年,帝制战阵之法十有余条。因大傩耀兵,有飞龙、腾蛇、鱼丽之变,以示威武。”孔稚珪《白马篇》有句:“阵移龙蛇动。”这两句以“龙蛇动”与“草木闲”的动静映衬,写韩都护的阵法之奇,军纪之严。 尾联“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两句是写老将军身经百战,白首还边的落寞心境,点题“送韩都护还边”。韩都护少立功名,出生入死,军纪严明,最后苍颜白发,孤身一人,老而还边,非常凄凉。“白首”二字,既是实写,更饱含着诗人对韩都护的深切同情。 此诗作为送别之作,诗人先对所送之人称颂一番,叙写其少立功名,争雄上将之中,身经百战,武艺高超,治军严明。至末联,诗人才点明送别题意。由于诗人自身仕途多舛,在对韩都护老而寂寞还边深表同情之时,也包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

边塞, 爱国, 战争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小学古诗, 唐诗三百首

塞下曲

[唐]卢纶

边塞, 爱国, 战争

鹫翎金仆姑
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
千营共一呼

鹫翎金仆姑
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
千营共一呼

唐诗三百首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一

[唐]卢纶

边塞, 爱国, 宴饮

野幕敞琼筵
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
雷鼓动山川

野幕敞琼筵
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
雷鼓动山川

唐诗三百首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

[唐]卢纶

边塞, 爱国, 战争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唐诗三百首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唐]卢纶

思乡, 行旅, 爱国

三湘衰鬓逢秋色
万里归心对月明

三湘衰鬓逢秋色
万里归心对月明

唐诗三百首

晚次鄂州

[唐]卢纶

山水, 行旅, 纪游

登登山路行时尽
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
一家松火隔秋云

登登山路行时尽
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
一家松火隔秋云

山店

[唐]卢纶

战争, 思乡, 民生

行多有病住无粮
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
不堪秋气入金疮

行多有病住无粮
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
不堪秋气入金疮

逢病军人

[唐]卢纶

边塞, 爱国, 战争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唐]卢纶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