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边塞, 战争, 爱国

雁门胡人歌

[唐]崔颢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背景

崔颢生活的年代正值盛唐,这时期汉、胡之间发生过若干次的战争,但总的说来民族和好的关系是主要的,战争只是插曲,加上作者自有反战思想,这首诗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注释

雁门:雁门郡。汉朝时期代州为雁门郡。胡人:古代对北方与西域少数民族的泛称。 代郡:雁门郡。燕:古代燕国,在今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地处东方,故称“东接燕”。 解放:解开束缚的绳子,放飞之。 将:驾御。代马:指古代漠北产的骏马。猎秋田:狩猎于秋天的田野。 雨:一本作“雾”。 辽西:州郡名。大致在今河北东北、辽宁西部一带。辽:一本作“关”。斗战:战斗、战争。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背景

崔颢生活的年代正值盛唐,这时期汉、胡之间发生过若干次的战争,但总的说来民族和好的关系是主要的,战争只是插曲,加上作者自有反战思想,这首诗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注释

雁门:雁门郡。汉朝时期代州为雁门郡。胡人:古代对北方与西域少数民族的泛称。 代郡:雁门郡。燕:古代燕国,在今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地处东方,故称“东接燕”。 解放:解开束缚的绳子,放飞之。 将:驾御。代马:指古代漠北产的骏马。猎秋田:狩猎于秋天的田野。 雨:一本作“雾”。 辽西:州郡名。大致在今河北东北、辽宁西部一带。辽:一本作“关”。斗战:战斗、战争。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 崔颢生活的年代正值盛唐,这时期汉、胡之间发生过若干次的战争,但总的说来民族和好的关系是主要的,战争只是插曲,加上作者自有反战思想,这首诗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 雁门:雁门郡。汉朝时期代州为雁门郡。胡人:古代对北方与西域少数民族的泛称。 代郡:雁门郡。燕:古代燕国,在今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地处东方,故称“东接燕”。 解放:解开束缚的绳子,放飞之。 将:驾御。代马:指古代漠北产的骏马。猎秋田:狩猎于秋天的田野。 雨:一本作“雾”。 辽西:州郡名。大致在今河北东北、辽宁西部一带。辽:一本作“关”。斗战:战斗、战争。
  • 雁门郡东接古代燕国,郡内高山峻岭遍布,有些胡人的家就住在边境附近。 你看,一个胡人解开猎鹰脚上的绳索,让它飞出去追捕鸟雀,自己则骑着当地产的骏马驰骋在辽阔的秋原上,四处游猎。 时值深秋,胡人多放火烧山,一处处山头上的野火在寒冷的天气里静静地燃烧着;有时秋雨绵绵,雨点打在山上,溅起湿湿的烟雾,笼罩着山头。 看到山头的烟火,胡人误作是狼烟而紧张起来,但接着听说辽西并没有战事,马上又安定下来,时时买酒取乐,经常喝得酩酊大醉而卧在酒店。
  • 雁门郡东接古代燕国,郡内高山峻岭遍布,有些胡人的家就住在边境附近。 你看,一个胡人解开猎鹰脚上的绳索,让它飞出去追捕鸟雀,自己则骑着当地产的骏马驰骋在辽阔的秋原上,四处游猎。 时值深秋,胡人多放火烧山,一处处山头上的野火在寒冷的天气里静静地燃烧着;有时秋雨绵绵,雨点打在山上,溅起湿湿的烟雾,笼罩着山头。 看到山头的烟火,胡人误作是狼烟而紧张起来,但接着听说辽西并没有战事,马上又安定下来,时时买酒取乐,经常喝得酩酊大醉而卧在酒店。

思乡, 怀古, 山水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初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黄鹤楼

[唐]崔颢

山水, 游仙, 怀古

借问路旁名利客
何如此处学长生

借问路旁名利客
何如此处学长生

唐诗三百首

行经华山

[唐]崔颢

742

爱情, 亲情, 思乡

家临九江水
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
生小不相识

家临九江水
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
生小不相识

唐诗三百首

长干曲四首·其二

[唐]崔颢

爱情, 闺怨, 思乡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唐诗三百首

长干曲四首·其一

[唐]崔颢

山水, 游仙, 怀古

借问路旁名利客
何如此处学长生

借问路旁名利客
何如此处学长生

行经华阴

[唐]崔颢

742

山水, 爱国, 怀古

向晚登临处
风烟万里愁

向晚登临处
风烟万里愁

题潼关楼

[唐]崔颢

送别, 边塞, 爱国

功成须献捷
未必去经年

功成须献捷
未必去经年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唐]崔颢

边塞, 爱国, 战争

寄语洛阳使
为传边塞情

寄语洛阳使
为传边塞情

辽西作

[唐]崔颢

74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