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边塞, 思乡, 爱国

调笑令·边草

[唐]戴叔伦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唐朝时期,政府在边地设立都护府,管理边地事务。很多士兵驻扎在边地,边地战事不断,士兵生活悲苦。

注释

调笑令:词牌名,又名“三台令”、“转应曲”、“调啸词”、“古调笑”、“宫中调笑”等。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曰:“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词调名盖本唐曲。此调为单调,八句,三十二字。第四、五句押平声韵,其余各句均押仄声韵。其中第二句叠用第一句,第七句叠用第六句,第六句颠倒第五句末二字而成。 边草:边塞之草。此草秋天干枯变白,为牛马所食。 尽:死。 雪晴:下过大雪后放晴。 月明:月色皎洁。 胡笳(jiā):一种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管乐器,汉魏鼓吹乐常用之。 绝:极,很,表示事物程度的副词。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唐朝时期,政府在边地设立都护府,管理边地事务。很多士兵驻扎在边地,边地战事不断,士兵生活悲苦。

注释

调笑令:词牌名,又名“三台令”、“转应曲”、“调啸词”、“古调笑”、“宫中调笑”等。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曰:“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词调名盖本唐曲。此调为单调,八句,三十二字。第四、五句押平声韵,其余各句均押仄声韵。其中第二句叠用第一句,第七句叠用第六句,第六句颠倒第五句末二字而成。 边草:边塞之草。此草秋天干枯变白,为牛马所食。 尽:死。 雪晴:下过大雪后放晴。 月明:月色皎洁。 胡笳(jiā):一种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管乐器,汉魏鼓吹乐常用之。 绝:极,很,表示事物程度的副词。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唐朝时期,政府在边地设立都护府,管理边地事务。很多士兵驻扎在边地,边地战事不断,士兵生活悲苦。
  • 调笑令:词牌名,又名“三台令”、“转应曲”、“调啸词”、“古调笑”、“宫中调笑”等。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曰:“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词调名盖本唐曲。此调为单调,八句,三十二字。第四、五句押平声韵,其余各句均押仄声韵。其中第二句叠用第一句,第七句叠用第六句,第六句颠倒第五句末二字而成。 边草:边塞之草。此草秋天干枯变白,为牛马所食。 尽:死。 雪晴:下过大雪后放晴。 月明:月色皎洁。 胡笳(jiā):一种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管乐器,汉魏鼓吹乐常用之。 绝:极,很,表示事物程度的副词。
  • 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 野草枯尽,戍边的兵士也已老。 山南山北雪后放睛,千里万里处处月明。 明月啊,明月! 远处传来胡笳一声,令人悲苦愁绝。
  • 这是一首反映边地戍卒思归情绪的小令,这类题材在唐诗中多得不可胜计,但在词中却很少见。盛唐时代的诗人们都向往到边塞建功立业,所以岑参等人笔下的边塞风光无比壮丽,充满乐观的情调。但到了中唐时代,情况不同了,李益的边塞诗就有一种凄凉的气氛,不少诗篇描写边地戍卒的思乡怀归和哀怨情绪。戴叔伦此词所写也是这种思想情绪,但写得非常含蓄深沉。 开头“边草”两字重叠,固是词调格律的要求,而在这里使人联想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显示出空间的寥阔,同时点明边塞的地理环境,渲染了荒凉的气氛。接着“边草尽来兵老”一句,写时间之悠长。边草一次次从生长到枯萎,戍卒年年盼归,从青年到衰老。值得注意的是以“草尽”烘托“兵老”,还暗寓着统治者把戍卒当作“边草”一样看待的意思,表现出作者对统治者不管戍卒死活的斥责和抗议,寄托着对戍卒遭遇的深切同情。 中间一联对句,非常工整。“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前句写边塞冰天雪地,一片银白,“山南山北”点明白雪覆盖面之广阔,“晴”字点明飘雪已经停止,同时为下句的“月明”作铺垫。下句写白雪衬托下的月色分外皎洁,“千里万里”写月亮普照之广,同时也暗寓着边塞与家乡相隔之遥远。人隔两地,但所望之月是同一个月,所以明月是最易引起怀人思乡之景,李白著名的诗篇《静夜思》就是描绘见月思乡的情景,唐代写望月怀乡的诗篇不胜枚计。接着又按格律要求叠用“明月,明月”,使读者更体会到:戍卒面对明月,思乡怀人之情更切,似乎戍卒的思想已长着翅膀飞回了家乡。 结句“胡笳一声愁绝”,一声胡笳使戍卒从思乡梦中惊醒过来,原来自己仍旧身在边地,最后用“愁绝”二字表现出戍卒的极端忧愁苦闷,同时也起了点明主题的作用。 全词没有出现思乡怀人的字样,但句句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其特点是全用景物烘托的手法。边地将尽的枯草,积满山岭的冰雪,晴朗夜空的明月,凄凉悲切的胡笳声,所有这些景物描写,都是为了烘托戍卒的心情,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最后用“愁绝”二字点明,就显得心情特别沉重而有力。 此词的另一特点是重叠的结构形式。按照词的格律要求,全词有两对叠句,这种重叠通过重复歌咏可加强感情的抒发,同时也起了加深意境的作用。“边草”重叠,形成一种荒凉的意境,描写了戍卒的活动背景,也烘托出戍卒空虚凄凉的心境,这就与单用“边草”二字的作用不同。“明月”重叠,一方面是上句末尾“月明”二字的颠倒,使之与上句转折呼应,这也是转应曲词调的格律要求,形成上下句勾连的格局,可产生回环往复的韵致,另一方面,“明月”二字的重叠,造成了一种明月普照的柔和氛围,烘托出了戍卒思乡怀人的强烈不安的情绪。 全词意境极为深沉含蓄,是中唐文人词中难得的一篇佳作。▲
  • 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 野草枯尽,戍边的兵士也已老。 山南山北雪后放睛,千里万里处处月明。 明月啊,明月! 远处传来胡笳一声,令人悲苦愁绝。
  • 这是一首反映边地戍卒思归情绪的小令,这类题材在唐诗中多得不可胜计,但在词中却很少见。盛唐时代的诗人们都向往到边塞建功立业,所以岑参等人笔下的边塞风光无比壮丽,充满乐观的情调。但到了中唐时代,情况不同了,李益的边塞诗就有一种凄凉的气氛,不少诗篇描写边地戍卒的思乡怀归和哀怨情绪。戴叔伦此词所写也是这种思想情绪,但写得非常含蓄深沉。 开头“边草”两字重叠,固是词调格律的要求,而在这里使人联想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显示出空间的寥阔,同时点明边塞的地理环境,渲染了荒凉的气氛。接着“边草尽来兵老”一句,写时间之悠长。边草一次次从生长到枯萎,戍卒年年盼归,从青年到衰老。值得注意的是以“草尽”烘托“兵老”,还暗寓着统治者把戍卒当作“边草”一样看待的意思,表现出作者对统治者不管戍卒死活的斥责和抗议,寄托着对戍卒遭遇的深切同情。 中间一联对句,非常工整。“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前句写边塞冰天雪地,一片银白,“山南山北”点明白雪覆盖面之广阔,“晴”字点明飘雪已经停止,同时为下句的“月明”作铺垫。下句写白雪衬托下的月色分外皎洁,“千里万里”写月亮普照之广,同时也暗寓着边塞与家乡相隔之遥远。人隔两地,但所望之月是同一个月,所以明月是最易引起怀人思乡之景,李白著名的诗篇《静夜思》就是描绘见月思乡的情景,唐代写望月怀乡的诗篇不胜枚计。接着又按格律要求叠用“明月,明月”,使读者更体会到:戍卒面对明月,思乡怀人之情更切,似乎戍卒的思想已长着翅膀飞回了家乡。 结句“胡笳一声愁绝”,一声胡笳使戍卒从思乡梦中惊醒过来,原来自己仍旧身在边地,最后用“愁绝”二字表现出戍卒的极端忧愁苦闷,同时也起了点明主题的作用。 全词没有出现思乡怀人的字样,但句句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其特点是全用景物烘托的手法。边地将尽的枯草,积满山岭的冰雪,晴朗夜空的明月,凄凉悲切的胡笳声,所有这些景物描写,都是为了烘托戍卒的心情,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最后用“愁绝”二字点明,就显得心情特别沉重而有力。 此词的另一特点是重叠的结构形式。按照词的格律要求,全词有两对叠句,这种重叠通过重复歌咏可加强感情的抒发,同时也起了加深意境的作用。“边草”重叠,形成一种荒凉的意境,描写了戍卒的活动背景,也烘托出戍卒空虚凄凉的心境,这就与单用“边草”二字的作用不同。“明月”重叠,一方面是上句末尾“月明”二字的颠倒,使之与上句转折呼应,这也是转应曲词调的格律要求,形成上下句勾连的格局,可产生回环往复的韵致,另一方面,“明月”二字的重叠,造成了一种明月普照的柔和氛围,烘托出了戍卒思乡怀人的强烈不安的情绪。 全词意境极为深沉含蓄,是中唐文人词中难得的一篇佳作。▲

送别, 友情, 思乡

风枝惊暗鹊
露草泣寒蛩

风枝惊暗鹊
露草泣寒蛩

唐诗三百首

客夜与故人偶集

[唐]戴叔伦

边塞, 爱国, 战争

汉家旌帜满阴山
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汉家旌帜满阴山
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塞上曲二首·其二

[唐]戴叔伦

770

边塞, 爱国, 怀古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塞上曲二首

[唐]戴叔伦

770

山水, 田园, 民生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780

田园, 山水, 行旅

苏溪亭上草漫漫
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
一汀烟雨杏花寒

苏溪亭上草漫漫
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
一汀烟雨杏花寒

苏溪亭

[唐]戴叔伦

781

思乡, 行旅, 咏怀

一年将尽夜
万里未归人

一年将尽夜
万里未归人

除夜宿石头驿

[唐]戴叔伦

思乡, 山水, 行旅

松下茅亭五月凉
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
隔水青山似故乡

松下茅亭五月凉
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
隔水青山似故乡

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思乡, 节令, 咏怀

卢橘花开枫叶衰
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
不为愁人住少时

卢橘花开枫叶衰
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
不为愁人住少时

湘南即事

[唐]戴叔伦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