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咏怀, 哲理, 隐逸
745
44
春日醉起言志
[唐]李白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背景
李白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奉诏入京,供奉翰林。由于他嫉恶如仇,性情孤傲,不肯与李林甫、高力士等同流合污,很快受到排斥打击。他感到官场的黑暗污浊,内心感到十分苦闷,常常以酒浇愁,这首诗就是他醉歌中的一首。此诗前人或认为是天宝四载(745年)李白居东鲁时的作品,或认为是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李白居安陆时所作。
注释
前楹:厅前的柱子。
眄 (miǎn):斜视。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背景
李白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奉诏入京,供奉翰林。由于他嫉恶如仇,性情孤傲,不肯与李林甫、高力士等同流合污,很快受到排斥打击。他感到官场的黑暗污浊,内心感到十分苦闷,常常以酒浇愁,这首诗就是他醉歌中的一首。此诗前人或认为是天宝四载(745年)李白居东鲁时的作品,或认为是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李白居安陆时所作。
注释
前楹:厅前的柱子。
眄 (miǎn):斜视。


- 李白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奉诏入京,供奉翰林。由于他嫉恶如仇,性情孤傲,不肯与李林甫、高力士等同流合污,很快受到排斥打击。他感到官场的黑暗污浊,内心感到十分苦闷,常常以酒浇愁,这首诗就是他醉歌中的一首。此诗前人或认为是天宝四载(745年)李白居东鲁时的作品,或认为是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李白居安陆时所作。
- 前楹:厅前的柱子。 眄 (miǎn):斜视。
- 人生在世如一场大梦,有什么必要辛劳终生。 所以我整天沉醉在酒里,醉倒就如一堆烂泥卧在前庭。 醒来向庭院中看去,一只鸟儿正在花间飞鸣。 请问这已是什么时候? 春风只顾与流莺细语声声。 对此我真想发一通感慨,但还是对酒自饮自倾。 高歌一曲邀请天上的明月,曲终又使我沉醉忘情。
- 人生在世如一场大梦,有什么必要辛劳终生。 所以我整天沉醉在酒里,醉倒就如一堆烂泥卧在前庭。 醒来向庭院中看去,一只鸟儿正在花间飞鸣。 请问这已是什么时候? 春风只顾与流莺细语声声。 对此我真想发一通感慨,但还是对酒自饮自倾。 高歌一曲邀请天上的明月,曲终又使我沉醉忘情。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