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爱国, 讽喻, 战争
815
42
古东门行
[唐]柳宗元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
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
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
凶徒侧耳潜惬心,悍臣破胆皆杜口。
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羌胡毂下一朝起,敌国舟中非所拟。
安陵谁辨削砺功,韩国讵明深井里。
绝胭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
背景
元和十年(815)六月三日清晨力主平叛的宰相武元衡被杀死于上朝途中,力主讨藩的御史中丞裴度也在通化坊被歹徒刺成重伤。事件发生后,朝野哗然,一些当权的朝官畏惧强藩势力,只以宠赠厚葬了事。而另一些主战的官员如许孟容、白居易等,则坚决要求缉捕罪犯,追查首恶。刚到柳州上任的柳宗元得知这一情况,无比悲愤。于是用乐府旧题《古东门行》的形式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
注释
古东门行:乐府旧题,多写时事。
汉家三十六将军:汉景帝三年(前154),吴王刘濞纠合六个诸侯王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景帝命太尉周亚夫率领三十六位将军前往讨伐。东方:本指吴楚等国,这里是借以暗指叛将吴元济盘踞的淮西地区。吴元济叛乱后,朝廷下令削去其官爵,命令宣武等十六道进军讨伐,一时战云密布,形势紧张。
貌同心异:指人群中的人虽然貌同常人,但各自怀有心事,有的心怀鬼胎。数:计算,这里转意为识别的意思。
飞电光:形容凶器闪闪发光。
徼(jiào)巡司隶:掌管京城巡逻和缉捕盗贼的官吏及其手下。
一叱(chì):一声大吼。百吏走:护卫们四散逃跑。
冯敬:汉文帝时的御史大夫,因奏议淮南厉王谋叛,被刺客杀死。函:剑匣,这里用作动词,刺进的意思。凶徒:指王承宗、李师道派出的刺客。侧耳:躲在一旁探听。潜惬心:心里暗暗高兴。
悍臣:强悍的大臣,指朝中有权势的文武官员。杜口:不敢开口说话。
“魏王”句:据《史记·信陵君列传》载,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魏王应赵国请求派晋鄙率十万兵马救赵,但魏 王和晋鄙并不真心相救,屯兵不前。魏王之弟信陵君应赵国平原君的请求,听从侯嬴的计策,说动魏王的宠姬如姬,从魏王卧室窃得兵符,锥杀晋鄙,夺得魏军的指挥大权,解了赵围。
羌胡毂(gǔ)下:羌胡,是中国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的泛称,统治者往往把他们看作威胁自己的危险势力。毂:车轮。一朝起:突然出现。
拟:比拟。
削砺功:磨制刀剑的工匠。
讵(jù):哪里。
绝胭断骨:割断咽喉,砍断骨头。胭,一作“咽”。那下补:哪能补救。下,一作“可”。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
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
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
凶徒侧耳潜惬心,悍臣破胆皆杜口。
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羌胡毂下一朝起,敌国舟中非所拟。
安陵谁辨削砺功,韩国讵明深井里。
绝胭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
背景
元和十年(815)六月三日清晨力主平叛的宰相武元衡被杀死于上朝途中,力主讨藩的御史中丞裴度也在通化坊被歹徒刺成重伤。事件发生后,朝野哗然,一些当权的朝官畏惧强藩势力,只以宠赠厚葬了事。而另一些主战的官员如许孟容、白居易等,则坚决要求缉捕罪犯,追查首恶。刚到柳州上任的柳宗元得知这一情况,无比悲愤。于是用乐府旧题《古东门行》的形式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
注释
古东门行:乐府旧题,多写时事。
汉家三十六将军:汉景帝三年(前154),吴王刘濞纠合六个诸侯王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景帝命太尉周亚夫率领三十六位将军前往讨伐。东方:本指吴楚等国,这里是借以暗指叛将吴元济盘踞的淮西地区。吴元济叛乱后,朝廷下令削去其官爵,命令宣武等十六道进军讨伐,一时战云密布,形势紧张。
貌同心异:指人群中的人虽然貌同常人,但各自怀有心事,有的心怀鬼胎。数:计算,这里转意为识别的意思。
飞电光:形容凶器闪闪发光。
徼(jiào)巡司隶:掌管京城巡逻和缉捕盗贼的官吏及其手下。
一叱(chì):一声大吼。百吏走:护卫们四散逃跑。
冯敬:汉文帝时的御史大夫,因奏议淮南厉王谋叛,被刺客杀死。函:剑匣,这里用作动词,刺进的意思。凶徒:指王承宗、李师道派出的刺客。侧耳:躲在一旁探听。潜惬心:心里暗暗高兴。
悍臣:强悍的大臣,指朝中有权势的文武官员。杜口:不敢开口说话。
“魏王”句:据《史记·信陵君列传》载,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魏王应赵国请求派晋鄙率十万兵马救赵,但魏王和晋鄙并不真心相救,屯兵不前。魏王之弟信陵君应赵国平原君的请求,听从侯嬴的计策,说动魏王的宠姬如姬,从魏王卧室窃得兵符,锥杀晋鄙,夺得魏军的指挥大权,解了赵围。
羌胡毂(gǔ)下:羌胡,是中国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的泛称,统治者往往把他们看作威胁自己的危险势力。毂:车轮。一朝起:突然出现。
拟:比拟。
削砺功:磨制刀剑的工匠。
讵(jù):哪里。
绝胭断骨:割断咽喉,砍断骨头。胭,一作“咽”。那下补:哪能补救。下,一作“可”。


- 元和十年(815)六月三日清晨力主平叛的宰相武元衡被杀死于上朝途中,力主讨藩的御史中丞裴度也在通化坊被歹徒刺成重伤。事件发生后,朝野哗然,一些当权的朝官畏惧强藩势力,只以宠赠厚葬了事。而另一些主战的官员如许孟容、白居易等,则坚决要求缉捕罪犯,追查首恶。刚到柳州上任的柳宗元得知这一情况,无比悲愤。于是用乐府旧题《古东门行》的形式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
- 古东门行:乐府旧题,多写时事。 汉家三十六将军:汉景帝三年(前154),吴王刘濞纠合六个诸侯王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景帝命太尉周亚夫率领三十六位将军前往讨伐。东方:本指吴楚等国,这里是借以暗指叛将吴元济盘踞的淮西地区。吴元济叛乱后,朝廷下令削去其官爵,命令宣武等十六道进军讨伐,一时战云密布,形势紧张。 貌同心异:指人群中的人虽然貌同常人,但各自怀有心事,有的心怀鬼胎。数:计算,这里转意为识别的意思。 飞电光:形容凶器闪闪发光。 徼(jiào)巡司隶:掌管京城巡逻和缉捕盗贼的官吏及其手下。 一叱(chì):一声大吼。百吏走:护卫们四散逃跑。 冯敬:汉文帝时的御史大夫,因奏议淮南厉王谋叛,被刺客杀死。函:剑匣,这里用作动词,刺进的意思。凶徒:指王承宗、李师道派出的刺客。侧耳:躲在一旁探听。潜惬心:心里暗暗高兴。 悍臣:强悍的大臣,指朝中有权势的文武官员。杜口:不敢开口说话。 “魏王”句:据《史记·信陵君列传》载,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魏王应赵国请求派晋鄙率十万兵马救赵,但魏王和晋鄙并不真心相 救,屯兵不前。魏王之弟信陵君应赵国平原君的请求,听从侯嬴的计策,说动魏王的宠姬如姬,从魏王卧室窃得兵符,锥杀晋鄙,夺得魏军的指挥大权,解了赵围。 羌胡毂(gǔ)下:羌胡,是中国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的泛称,统治者往往把他们看作威胁自己的危险势力。毂:车轮。一朝起:突然出现。 拟:比拟。 削砺功:磨制刀剑的工匠。 讵(jù):哪里。 绝胭断骨:割断咽喉,砍断骨头。胭,一作“咽”。那下补:哪能补救。下,一作“可”。
- 亚夫平叛,天兵发威;横扫千里,所向披靡。 鸡鸣狗盗,雕虫小技;如蚁门客,貌合神离。 少年刺客,杀人无忌;官兵捕快,丧失警惕。 歹徒一吼,护卫逃逸;可怜冯敬,遇刺归西。 凶手得逞,狞笑窃喜;文武噤声,惊若木鸡。 魏王救赵,虚情假意;子西被害,可痛可惜。 相如讽喻,车轼防断;吴起劝谏,修德第一。 袁盎枉死,真凶难辨;聂政行侠,深井认尸。 忠良殉国,人头落地;厚葬犹可,宠赠予谁?
- 亚夫平叛,天兵发威;横扫千里,所向披靡。 鸡鸣狗盗,雕虫小技;如蚁门客,貌合神离。 少年刺客,杀人无忌;官兵捕快,丧失警惕。 歹徒一吼,护卫逃逸;可怜冯敬,遇刺归西。 凶手得逞,狞笑窃喜;文武噤声,惊若木鸡。 魏王救赵,虚情假意;子西被害,可痛可惜。 相如讽喻,车轼防断;吴起劝谏,修德第一。 袁盎枉死,真凶难辨;聂政行侠,深井认尸。 忠良殉国,人头落地;厚葬犹可,宠赠予谁?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