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爱情, 闺怨, 咏物

812

40

感镜

[唐]白居易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背景

此诗约作于元和七年(812)左右,作者时在下邽。诗人少年时期与比他小四岁的女孩湘灵相识,两人相知之深,相爱之笃。诗人早把湘灵视为终身伴侣,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阻挠,两人最终未成眷属。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让诗人始终难以忘怀。有学者认为,此诗即是怀念湘灵而作。

注释

经年:经过很多年。 拂拭:掸掉或擦掉。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背景

此诗约作于元和七年(812)左右,作者时在下邽。诗人少年时期与比他小四岁的女孩湘灵相识,两人相知之深,相爱之笃。诗人早把湘灵视为终身伴侣,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阻挠,两人最终未成眷属。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让诗人始终难以忘怀。有学者认为,此诗即是怀念湘灵而作。

注释

经年:经过很多年。 拂拭:掸掉或擦掉。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 此诗约作于元和七年(812)左右,作者时在下邽。诗人少年时期与比他小四岁的女孩湘灵相识,两人相知之深,相爱之笃。诗人早把湘灵视为终身伴侣,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阻挠,两人最终未成眷属。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让诗人始终难以忘怀。有学者认为,此诗即是怀念湘灵而作。
  • 经年:经过很多年。 拂拭:掸掉或擦掉。
  • 美人与我分别时,赠我的铜镜一直被我收藏在匣中。 自从你离开后,镜中再无如花娇颜,就像秋水中不见临水芙蓉。 许多年不曾打开匣子,因被氧化而变红的铜镜上已满是尘埃。 今日取出铜镜拂去尘埃,镜中照出我的憔悴面容。 照完之后,又拿着这把背面刻有双盘龙雕饰的铜镜再次叹息惆怅。
  • 这是白居易诗作中为数不多的情诗之一。诗人总是多情的,虽然封建礼教主张男女授受不亲,但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虽然反映男女之爱的作品难登大雅之堂,但却有不少诗人冲破礼教束缚,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佳作。此类作品常有两个特点:一是所谓名为言爱情,而实际上另有所指,往往以爱情的不得意喻仕途的不得意。读这样的作品,应当照顾它的两层含义。二是此类作品在风格上大都含蓄委婉,属婉约一派。 白居易的这首《感镜》是一首单纯的情诗,记叙了诗人与一女子分别后的相思之情。 诗的前四句就镜写所思。起笔平实,直写美人以镜赠别,继而以“秋水无芙蓉”形容自己分别后寂寞的心境,睹物怀人情状,不言而自明。后六句就镜写“我”。诗人也许是怕对镜伤情,因而“经年不开匣”,以至于青铜镜已经被红埃覆盖了。可见诗人无心饰容,思念情深。但是诗人终于经不住相思之苦的煎熬,打开镜匣,将红埃拭去,以镜自照,哪知看到的却是自己憔悴的面容。这里就有“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意。接着,诗人生怕人们不懂似的,又补写一笔:“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原来诗人是感于“盘龙成双人却单”。这最后一笔诗人本是用以交代明白的,却又写得如此含而不露,让人回味再三,兴会不已,宛曲而有情致。诗人通篇没有写一句相思,而又处处在写相思,这种曲尽其妙的韵致非大手笔不能为。▲
  • 美人与我分别时,赠我的铜镜一直被我收藏在匣中。 自从你离开后,镜中再无如花娇颜,就像秋水中不见临水芙蓉。 许多年不曾打开匣子,因被氧化而变红的铜镜上已满是尘埃。 今日取出铜镜拂去尘埃,镜中照出我的憔悴面容。 照完之后,又拿着这把背面刻有双盘龙雕饰的铜镜再次叹息惆怅。
  • 这是白居易诗作中为数不多的情诗之一。诗人总是多情的,虽然封建礼教主张男女授受不亲,但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虽然反映男女之爱的作品难登大雅之堂,但却有不少诗人冲破礼教束缚,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佳作。此类作品常有两个特点:一是所谓名为言爱情,而实际上另有所指,往往以爱情的不得意喻仕途的不得意。读这样的作品,应当照顾它的两层含义。二是此类作品在风格上大都含蓄委婉,属婉约一派。 白居易的这首《感镜》是一首单纯的情诗,记叙了诗人与一女子分别后的相思之情。 诗的前四句就镜写所思。起笔平实,直写美人以镜赠别,继而以“秋水无芙蓉”形容自己分别后寂寞的心境,睹物怀人情状,不言而自明。后六句就镜写“我”。诗人也许是怕对镜伤情,因而“经年不开匣”,以至于青铜镜已经被红埃覆盖了。可见诗人无心饰容,思念情深。但是诗人终于经不住相思之苦的煎熬,打开镜匣,将红埃拭去,以镜自照,哪知看到的却是自己憔悴的面容。这里就有“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意。接着,诗人生怕人们不懂似的,又补写一笔:“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原来诗人是感于“盘龙成双人却单”。这最后一笔诗人本是用以交代明白的,却又写得如此含而不露,让人回味再三,兴会不已,宛曲而有情致。诗人通篇没有写一句相思,而又处处在写相思,这种曲尽其妙的韵致非大手笔不能为。▲

送别, 咏物, 田园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小学古诗, 唐诗三百首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788

思乡, 山水, 咏怀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宋词三百首, 小学古诗

忆江南

[唐]白居易

837

爱情, 悼亡, 闺怨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高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长恨歌

[唐]白居易

806

送别, 咏怀, 民生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高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琵琶行

[唐]白居易

816

叙事, 田园, 咏物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学古诗

池上

[唐]白居易

835

山水, 田园, 隐逸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小学古诗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817

山水, 田园, 隐逸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小学古诗

暮江吟

[唐]白居易

822

山水, 田园, 节令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初中古诗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823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