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送别, 友情, 行旅
735
46
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唐]孟浩然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
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
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
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
背景
崔国辅开元二十三年中特科,授许昌令。此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崔国辅入京时,当时孟浩然正漫游吴越,自会稽赴永嘉途中。孟浩然白日与崔国辅话别,夜宿永嘉江船上,有感而作此诗。
注释
永嘉江:即瓯江,在浙江省东南境。有南北二源,至丽水县合,经青田县、永嘉县,东入于海。
山阴:旧县名,今浙江绍兴市。后与会稽合并为绍兴。
崔少府国辅: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江苏苏州附近)人,一说为山阴人。开元十四年(726)进士,曾官山阴尉,后入京中特科,官至集贤直学士、礼部郎中。少府,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沿,为九卿之一。唐代因县令称明府,县尉为县令之佐,也称为少府。后世亦沿。
穷水国:遍游水乡。穷,穷尽。此处为深入意。水国,水乡,指浙江一带。因为江南水多,故称。
京华:即京城,因文物荟萃于京城。故称。
孤帆:孤舟。
天一涯:天的一边,天的一头。涯,边际,极限。
海潮:海水潮汛。海水受月球的引力作定时涨落,早为潮,晚为汐。
借问:因问,请问。
永嘉:县名。今浙江省温州市。

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
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
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
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
背景
崔国辅开元二十三年中特科,授许昌令。此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崔国辅入京时,当时孟浩然正漫游吴越,自会稽赴永嘉途中。孟浩然白日与崔国辅话别,夜宿永嘉江船上,有感而作此诗。
注释
永嘉江:即瓯江,在浙江省东南境。有南北二源,至丽水县合,经青田县、永嘉县,东入于海。
山阴:旧县名,今浙江绍兴市。后与会稽合并为绍兴。
崔少府国辅:崔国辅,唐代 诗人。吴郡(今江苏苏州附近)人,一说为山阴人。开元十四年(726)进士,曾官山阴尉,后入京中特科,官至集贤直学士、礼部郎中。少府,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沿,为九卿之一。唐代因县令称明府,县尉为县令之佐,也称为少府。后世亦沿。
穷水国:遍游水乡。穷,穷尽。此处为深入意。水国,水乡,指浙江一带。因为江南水多,故称。
京华:即京城,因文物荟萃于京城。故称。
孤帆:孤舟。
天一涯:天的一边,天的一头。涯,边际,极限。
海潮:海水潮汛。海水受月球的引力作定时涨落,早为潮,晚为汐。
借问:因问,请问。
永嘉:县名。今浙江省温州市。


- 崔国辅开元二十三年中特科,授许昌令。此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崔国辅入京时,当时孟浩然正漫游吴越,自会稽赴永嘉途中。孟浩然白日与崔国辅话别,夜宿永嘉江船上,有感而作此诗。
- 永嘉江:即瓯江,在浙江省东南境。有南北二源,至丽水县合,经青田县、永嘉县,东入于海。 山阴:旧县名,今浙江绍兴市。后与会稽合并为绍兴。 崔少府国辅: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江苏苏州附近)人,一说为山阴人。开元十四年(726)进士,曾官山阴尉,后入京中特科,官至集贤直学士、礼部郎中。少府,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沿,为九卿之一。唐代因县令称明府,县尉为县令之佐,也称为少府。后世亦沿。 穷水国:遍游水乡。穷,穷尽。此处为深入意。水国,水乡,指浙江一带。因为江南水多,故称。 京华:即京城,因文物荟萃于京城。故称。 孤帆:孤舟。 天一涯:天的一边,天的一头。涯,边际,极限。 海潮:海水潮汛。海水受月球的引力作定时涨落,早为潮,晚为汐。 借问:因问,请问。 永嘉:县名。今浙江省温州市。
- 我此行将去水乡的尽头,您却要奉使命赶赴京华。 日行千里相距越来越远,孤舟远隔各在地角天涯。 静卧舟中倾听海潮奔涌,起看江上残月渐渐西斜。 请问一道乘船行旅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到达永嘉?
- 我此行将去水乡的尽头,您却要奉使命赶赴京华。 日行千里相距越来越远,孤舟远隔各在地角天涯。 静卧舟中倾听海潮奔涌,起看江上残月渐渐西斜。 请问一道乘船行旅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到达永嘉?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