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边塞, 爱国, 战争

732

28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

[唐]高适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戍卒厌糟糠,降胡饱衣食。 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 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背景

这组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前后高适第一次出塞游历蓟北之时。从“边城十一月”和“纷纷猎秋草”可知,五诗非一时所作,大约是对某年秋冬所见边塞情景的高度概括。

注释

蓟门:地名,即蓟丘,在今北京近郊德胜门外。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一:“今都城德胜门外有土城关,相传是古蓟门遗址,亦曰蓟丘。” 古老:老年人,“古”通“故”。《全唐诗》注:“一作故。”此处指一位久戍边疆的老兵。 氛氲:本指阴阳二气汇合之状,引申为心绪缭乱。 零丁:孤单貌。 头鬓:头发。 勋庸:即指功业,功劳。 已矣:完了。矣,敦煌选本作“久”,误。 霍将军:指西汉名将霍去病。汉武帝时曾屡破匈奴,平定边患,功勋卓著。后借指功大位高的武将。 汉家:借指唐朝。 穷:尽。 异域:外国。 戍卒:守边的战士。 厌:同“餍”,此指充饥果腹。 糟糠:《乐府诗集》作“糠核”。 降胡饱衣食:《旧唐书·北狄列传》:“可突于率其麾下远遁,奚众尽降。……奚酋长李诗、琐高等以其部落五千帐来降,诏封李诗为归义王、兼特进、左徊林军大将军同正,仍充归义州都督,赐物十万段,移其部落于幽州界安置。” 关亭:一本作“开亭”。 沾臆:泪水浸湿胸前。 霏霏:形容雨雪细密。 元戎:古代的大型战车,也指主帅。这里指胡人主帅。 羌:古族名,部落分散,以游牧为主,主要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胡:古代对西方和北方各族的泛称。 幽州:今河北省北部地区。 结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始束发,因此以结发指童年、年轻时。 重:崇尚,看重。 横行:纵横驰骋。 角弓:用角装饰的弓。 黯黯:一本作“茫茫”。 烟尘:烟雾与尘土,比喻战乱。 凭陵:侵凌,进逼。 古树:枯树。 黄云:大军移动时扬起的沙尘。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戍卒厌糟糠,降胡饱衣食。 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 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背景

这组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前后高适第一次出塞游历蓟北之时。从“边城十一月”和“纷纷猎秋草”可知,五诗非一时所作,大约是对某年秋冬所见边塞情景的高度概括。

注释

蓟门:地名,即蓟丘,在今北京近郊德胜门外。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一:“今都城德胜门外有土城关,相传是古蓟门遗址,亦曰蓟丘。” 古老:老年人,“古”通“故”。《全唐诗》注:“一作故。”此处指一位久戍边疆的老兵。 氛氲:本指阴阳二气汇合之状,引申为心绪缭乱。 零丁:孤单貌。 头鬓:头发。 勋庸:即指功业,功劳。 已矣:完了。矣,敦煌选本作“久”,误。 霍将军:指西汉名将霍去病。汉武帝时曾屡破匈奴,平定边患,功勋卓著。后借指功大位高的武将。 汉家:借指唐朝。 穷:尽。 异域:外国。 戍卒:守边的战士。 厌:同“餍”,此指充饥果腹。 糟糠:《乐府诗集》作“糠核”。 降胡饱衣食:《旧唐书·北狄列传》:“可突于率其麾下远遁,奚众尽降。……奚酋长李诗、琐高等以其部落五千帐来降,诏封李诗为归义王、兼特进、左徊林军大将军同正,仍充归义州都督,赐物十万段,移其部落于幽州界安置。” 关亭:一本作“开亭”。 沾臆:泪水浸湿胸前。 霏霏:形容雨雪细密。 元戎:古代的大型战车,也指主帅。这里指胡人主帅。 羌:古族名,部落分散,以游牧为主,主要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胡:古代对西方和北方各族的泛称。 幽州:今河北省北部地区。 结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始束发,因此以结发指童年、年轻时。 重:崇尚,看重。 横行:纵横驰骋。 角弓:用角装饰的弓。 黯黯:一本作“茫茫”。 烟尘:烟雾与尘土,比喻战乱。 凭陵:侵凌,进逼。 古树:枯树。 黄云:大军移动时扬起的沙尘。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 这组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前后高适第一次出塞游历蓟北之时。从“边城十一月”和“纷纷猎秋草”可知,五诗非一时所作,大约是对某年秋冬所见边塞情景的高度概括。
  • 蓟门:地名,即蓟丘,在今北京近郊德胜门外。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一:“今都城德胜门外有土城关,相传是古蓟门遗址,亦曰蓟丘。” 古老:老年人,“古”通“故”。《全唐诗》注:“一作故。”此处指一位久戍边疆的老兵。 氛氲:本指阴阳二气汇合之状,引申为心绪缭乱。 零丁:孤单貌。 头鬓:头发。 勋庸:即指功业,功劳。 已矣:完了。矣,敦煌选本作“久”,误。 霍将军:指西汉名将霍去病。汉武帝时曾屡破匈奴,平定边患,功勋卓著。后借指功大位高的武将。 汉家:借指唐朝。 穷:尽。 异域:外国。 戍卒:守边的战士。 厌:同“餍”,此指充饥果腹。 糟糠:《乐府诗集》作“糠核”。 降胡饱衣食:《旧唐书·北狄列传》:“可突于率其麾下远遁,奚众尽降。……奚酋长李诗、琐高等以其部落五千帐来降,诏封李诗为归义王、兼特进、左徊林军大将军同正,仍充归义州都督,赐物十万段,移其部落于幽州界安置。” 关亭:一本作“开亭”。 沾臆:泪水浸湿胸前。 霏霏:形容雨雪细密。 元戎:古代的大型战车,也指主帅。这里指胡人主帅。 羌:古族名,部落分散,以游牧为主,主要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胡:古代对西方和北方各族的泛称。 幽州:今河北省北部地区。 结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始束发,因此以结发指童年、年轻时。 重:崇尚,看重。 横行:纵横驰骋。 角弓:用角装饰的弓。 黯黯:一本作“茫茫”。 烟尘:烟雾与尘土,比喻战乱。 凭陵:侵凌,进逼。 古树:枯树。 黄云:大军移动时扬起的沙尘。
  • 在蓟门遇到一位老兵,他正孤独地站着,思绪纷繁不绝。 独自一人十分孤独,如今已是白发苍苍。 想建立功勋已没什么指望,已经连戍守边塞的将领是谁都不认识了。 唐朝的统治者频繁对外发动战争,企图进一步开拓边疆。 戍边战士以粗劣的食物充饥,而投降的胡人却丰衣足食。 到关塞亭堡去看一下,我不由泪满衣襟。 十一月里,边塞的城池笼罩在一片缥缈的雨雪之中。 胡人的主帅号令严明,军队、马匹矫健,装备精良。 这些胡人没有穷尽的时候,征伐战争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幽州地区的人大多擅长骑马、射箭,年轻人十分崇尚勇武。 一旦能跟随将军征战沙场,相信很快就能以军功赢得美名。 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纵横驰骋狩,四处发出弓弦的鸣响声。 太阳落下后,长城之外一片阴暗,空中烟雾飘浮,尘土飞扬。 胡人的骑兵凶悍地进逼,我们的军队奋不顾身地反击。 空旷的关塞满是枯死的树木,扬起的沙尘令人窒息。
  • 在蓟门遇到一位老兵,他正孤独地站着,思绪纷繁不绝。 独自一人十分孤独,如今已是白发苍苍。 想建立功勋已没什么指望,已经连戍守边塞的将领是谁都不认识了。 唐朝的统治者频繁对外发动战争,企图进一步开拓边疆。 戍边战士以粗劣的食物充饥,而投降的胡人却丰衣足食。 到关塞亭堡去看一下,我不由泪满衣襟。 十一月里,边塞的城池笼罩在一片缥缈的雨雪之中。 胡人的主帅号令严明,军队、马匹矫健,装备精良。 这些胡人没有穷尽的时候,征伐战争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幽州地区的人大多擅长骑马、射箭,年轻人十分崇尚勇武。 一旦能跟随将军征战沙场,相信很快就能以军功赢得美名。 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纵横驰骋狩,四处发出弓弦的鸣响声。 太阳落下后,长城之外一片阴暗,空中烟雾飘浮,尘土飞扬。 胡人的骑兵凶悍地进逼,我们的军队奋不顾身地反击。 空旷的关塞满是枯死的树木,扬起的沙尘令人窒息。

边塞, 爱国, 战争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燕歌行·并序

[唐]高适

738

送别, 友情, 励志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小学古诗

别董大

[唐]高适

747

送别, 友情, 思乡

青枫江上秋帆远
白帝城边古木疏

青枫江上秋帆远
白帝城边古木疏

唐诗三百首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高适

送别, 友情, 咏怀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二首

[唐]高适

747

送别, 边塞, 爱国

意气能甘万里去
辛勤动作一年行

意气能甘万里去
辛勤动作一年行

送浑将军出塞

[唐]高适

754

送别, 友情, 咏怀

六翮飘飖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六翮飘飖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别董大二首·其二

[唐]高适

747

思乡, 友情, 咏怀

今年人日空相忆
明年人日知何处

今年人日空相忆
明年人日知何处

人日寄杜二拾遗

[唐]高适

761

边塞, 爱国, 战争

谁怜不得意
长剑独归来

谁怜不得意
长剑独归来

自蓟北归

[唐]高适

733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