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田园, 山水, 隐逸
灉湖山寺
[唐]张说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
禅室从来尘外赏,香台岂是世中情。
云间东岭千寻出,树里南湖一片明。
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将萝薜易簪缨。
背景
注释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八十七。
灉(yōng)湖;在今岳阳市南,又称南湖。
禅室从来尘外赏:一作“禅室从来云外赏”。
云间东岭千重出:一作“云间东岭千寻出”。
巢由:古代的隐士巢父和许由。
簪缨: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遂借以指高官显宦。

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
禅室从来尘外赏,香台岂是世中情。
云间东岭千寻出,树里南湖一片明。
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将萝薜易簪缨。
背景
注释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八十七。
灉(yōng)湖;在今岳阳市南,又称南湖。
禅室从来尘外赏:一作“禅室从来云外赏”。
云间东岭千重出:一作“云间东岭千寻出”。
巢由:古代的隐士巢父和许由。
簪缨: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遂借以指高官显宦。


-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八十七。 灉(yōng)湖;在今岳阳市南,又称南湖。 禅室从来尘外赏:一作“禅室从来云外赏”。 云间东岭千重出:一作“云间东岭千寻出”。 巢由:古代的隐士巢父和许由。 簪缨: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遂借以指高官显宦。
- 山林寂寂滤尽了俗念凡尘,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山鸟啼鸣。 幽静的禅堂让凡人肃然生敬,香烟缭绕怎会是尘世中的俗情? 东岭的层峦自云间涌出,丛林的倒影在南湖历历分明。 巢父和许由如果能来这里,再大的官职也舍不下这份幽情。
- 这首诗虽写禅寺,但所恋的是湖山,且对信徒拜佛提出了含蓄的疑问,觉得簪缨不能与萝薜交换,流露出因为刚直而遭贬的不满,同时又十分旷达的情怀。 灉湖,河水泛滥形成的湖泊。诗人被贬,便生出世念头,聊以自慰。此时来到山寺中,寻求隐士的感觉,也真的有了这种感觉。 首联点题,要在道心生。产生了隐者情怀。原因是到了人烟稀少的空山,遥远的山谷中时时传来鸟叫,不是感到寂寞,而是感到很惬意。中间二联展开。云外赏禅室,是超凡;近香台而远世情是脱俗;是一种精神境界——道心。颈联写景,这么美好的景色,是世俗中不可以看到的。尾联总括心境。意思是说:就是巢父、许由,也会赞成我隐居的,谁还抛弃萝薜去换取簪缨呢?巢父、许由是上古隐者,帝尧曾经要把帝位让给他们,他们都拒绝了。萝薜,借代山野隐居;簪缨,借代在朝为文武官员。 这首诗,在情调上,开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河。▲
- 山林寂寂滤尽了俗念凡尘,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山鸟啼鸣。 幽静的禅堂让凡人肃然生敬,香烟缭绕怎会是尘世中的俗情? 东岭的层峦自云间涌出,丛林的倒影在南湖历历分明。 巢父和许由如果能来这里,再大的官职也舍不下这份幽情。
- 这首诗虽写禅寺,但所恋的是湖山,且对信徒拜佛提出了含蓄的疑问,觉得簪缨不能与萝薜交换,流露出因为刚直而遭贬的不满,同时又十分旷达的情怀。 灉湖,河水泛滥形成的湖泊。诗人被贬,便生出世念头,聊以自慰。此时来到山寺中,寻求隐士的感觉,也真的有了这种感觉。 首联点题,要在道心生。产生了隐者情怀。原因是到了人烟稀少的空山,遥远的山谷中时时传来鸟叫,不是感到寂寞,而是感到很惬意。中间二联展开。云外赏禅室,是超凡;近香台而远世情是脱俗;是一种精神境界——道心。颈联写景,这么美好的景色,是世俗中不可以看到的。尾联总括心境。意思是说:就是巢父、许由,也会赞成我隐居的,谁还抛弃萝薜去换取簪缨呢?巢父、许由是上古隐者,帝尧曾经要把帝位让给他们,他们都拒绝了。萝薜,借代山野隐居;簪缨,借代在朝为文武官员。 这首诗,在情调上,开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河。▲
送别, 友情, 山水
巴陵一望洞庭秋
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
心随湖水共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