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边塞, 爱国, 战争

752

51

出自蓟北门行

[唐]李白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 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 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兵威冲绝幕,杀气凌穹苍。 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孟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 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背景

天宝十一年(752),李白北游蓟门时,面对边塞风光,内心有感而发,作成此诗。

注释

出自蓟(jì)北门行:乐府“都邑曲”调名,内容多写行军征战之事。 虏亡:指敌亡。 胡星:指旄头星,古人认为旄头星是胡星,当它特别明亮时,就会有战争发生。 精芒:星的光芒。 幕书:同幕檄。这里指告急的文书。 虎竹:泛指古代发给将帅的兵符。 明主:英明的皇帝。 不安席:寝不安席,形容焦急得不能安眠。 毂(gǔ):车轮。推毂:相传是古代一种仪式,大将出征时,君王要为他推车,并郑重地嘱咐一番,授之以指挥作战全权。 幕:通“漠”。绝幕:极远的沙漠。 列卒:布亡。赤山:山名,在辽东(今辽宁西部)。 开营:设营,扎营。 紫塞:指长城。因城土紫色,故名。 孟冬:初冬。飒:飒飒风声。 画角:古乐器。本细末大,用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绘,军中用以报告昏晓。卷,这里是凝聚的意思。天霜,古人认为霜是从天上落下来的。 楼兰:古国名。 贤王:这时指敌军的高级将领。 单于:匈奴的首领。平荡:荡平。 种落:种族,部落。这里指匈奴所属的部落。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 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 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兵威冲绝幕,杀气凌穹苍。 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孟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 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背景

天宝十一年(752),李白北游蓟门时,面对边塞风光,内心有感而发,作成此诗。

注释

出自蓟(jì)北门行:乐府“都邑曲”调名,内容多写行军征战之事。 虏亡:指敌亡。 胡星:指旄头星,古人认为旄头星是胡星,当它特别明亮时,就会有战争发生。 精芒:星的光芒。 幕书:同幕檄。这里指告急的文书。 虎竹:泛指古代发给将帅的兵符。 明主:英明的皇帝。 不安席:寝不安席,形容焦急得不能安眠。 毂(gǔ):车轮。推毂:相传是古代一种仪式,大将出征时,君王要为他推车,并郑重地嘱咐一番,授之以指挥作战全权。 幕:通“漠”。绝幕:极远的沙漠。 列卒:布亡。赤山:山名,在辽东(今辽宁西部)。 开营:设营,扎营。 紫塞:指长城。因城土紫色,故名。 孟冬:初冬。飒:飒飒风声。 画角:古乐器。本细末大,用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绘,军中用以报告昏晓。卷,这里是凝聚的意思。天霜,古人认为霜是从天上落下来的。 楼兰:古国名。 贤王:这时指敌军的高级将领。 单于:匈奴的首领。平荡:荡平。 种落:种族,部落。这里指匈奴所属的部落。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 天宝十一年(752),李白北游蓟门时,面对边塞风光,内心有感而发,作成此诗。
  • 出自蓟(jì)北门行:乐府“都邑曲”调名,内容多写行军征战之事。 虏亡:指敌亡。 胡星:指旄头星,古人认为旄头星是胡星,当它特别明亮时,就会有战争发生。 精芒:星的光芒。 幕书:同幕檄。这里指告急的文书。 虎竹:泛指古代发给将帅的兵符。 明主:英明的皇帝。 不安席:寝不安席,形容焦急得不能安眠。 毂(gǔ):车轮。推毂:相传是古代一种仪式,大将出征时,君王要为他推车,并郑重地嘱咐一番,授之以指挥作战全权。 幕:通“漠”。绝幕:极远的沙漠。 列卒:布亡。赤山:山名,在辽东(今辽宁西部)。 开营:设营,扎营。 紫塞:指长城。因城土紫色,故名。 孟冬:初冬。飒:飒飒风声。 画角:古乐器。本细末大,用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绘,军中用以报告昏晓。卷,这里是凝聚的意思。天霜,古人认为霜是从天上落下来的。 楼兰:古国名。 贤王:这时指敌军的高级将领。 单于:匈奴的首领。平荡:荡平。 种落:种族,部落。这里指匈奴所属的部落。
  • 胡虏横行于北方,胡星闪耀着光芒。 告急的文书快如闪电,报警的烽按日夜燃烧。 救边的将领受命出征,战车森严地列队前进。 明主坐不安席,按剑怒心飞扬。 用隆重礼遇任命将帅,军旗连绵登上战场。 兵威凌厉直逼大漠,杀气汹汹直冲苍穹。 列站亡与赤山之下,扎军营于紫塞之傍。 北方的初冬风沙十分猛烈,旌旗飒飒,飘扬在万物凋伤的边塞。 在边地的月光下吹奏出悲壮的画角声,战士的军衣上凝聚了层层寒霜。 挥利刃直斩楼兰王,弯雕弓直射左右贤王。 荡平匈奴单于,追逐其部落,各自奔亡。 将军收功捷报上呈天子,漫天歌舞,回归咸阳。
  • 作者以当时胡虏之事为题,以小说般的叙事结构,勾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胡人桀骜,横侵塞北,北征之将帅平荡单于,擒其君长,使其种落奔散,凯旋归于咸阳,使朝廷永无北顾之虞。这首诗在歌颂反击匈奴贵族侵扰战争的同时,也描绘了远征将士的艰苦生活。 全诗分为四段。前六句写胡人兴兵,战事骤起。首二句胡人兴兵北荒,胡星闪耀,渲染出大战来临之前紧张压抑的氛围。“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羽书、烽火报警,前线告急的羽书疾驰如电,报警的狼烟烽火昼夜不息,充分表达出前线战事吃紧的紧张状态,表现出匈奴敌军来势汹汹的场面,为下文写汉军将士英勇奋战做伏笔。三四两句写汉军驰救,救边的将领率军出征,兵车森严列队前进。表现出军队的临危不惧,反映出将士们的坚定意志。 “明主”四句,天子按剑警觉,不安席坐,飞扬的内心也愿驰骋疆场,率军杀敌。天子选将出征,勇猛的将士率军前进,连山的旌旗布满战场,写出了君臣一心,公御外辱的坚定信念。 后“兵威”八句,从侧面描写战争。首先是汉兵气势雄伟,其声势震慑绝域沙漠,杀气直冲云霄,表现出将士们浩荡的御敌气势。其次是列阵开营,在大漠搭起营帐,克服艰难条件,充分修整,以迎接最后的决战。随后四句描写是沙场苦况,风沙紧,旗凋伤,画角哀,衣卷霜。立冬时节天气寒冷,狂风卷集着风沙向战士们袭来,旌旗飒飒,飘荡在万物凋伤的边塞。“画角”二句极妙,愁语亦壮。在边地的月光之下,号角吹响,更显示出战争的凄凉之意。战士们的铁衣之上凝聚起层层寒霜,反映出军旅生活的条件之艰苦,而战士们不惧艰辛,舍命保国,反衬出战士们浓浓的爱国情怀。 末六句写战胜强敌,凯旋归来。斩楼兰,射贤王,挥利刃直斩楼兰王,弯雕弓直射左右将领,是指擒贼先擒王,表现出军队高昂的斗志。“斩楼兰”深深表明此次战争已经取得战争的胜利。平荡单于,种落奔亡,说的是清除边患,平荡匈奴所属部落。最终凯歌回京,百姓相迎,报功天子,表现出了战士们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全诗描绘了一幅激烈的战争场面,将士们奋力抗击匈奴,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虽描写胜利,但给人更多的并非喜悦之情,而是充满了悲怆凄凉之感。▲
  • 胡虏横行于北方,胡星闪耀着光芒。 告急的文书快如闪电,报警的烽按日夜燃烧。 救边的将领受命出征,战车森严地列队前进。 明主坐不安席,按剑怒心飞扬。 用隆重礼遇任命将帅,军旗连绵登上战场。 兵威凌厉直逼大漠,杀气汹汹直冲苍穹。 列站亡与赤山之下,扎军营于紫塞之傍。 北方的初冬风沙十分猛烈,旌旗飒飒,飘扬在万物凋伤的边塞。 在边地的月光下吹奏出悲壮的画角声,战士的军衣上凝聚了层层寒霜。 挥利刃直斩楼兰王,弯雕弓直射左右贤王。 荡平匈奴单于,追逐其部落,各自奔亡。 将军收功捷报上呈天子,漫天歌舞,回归咸阳。
  • 作者以当时胡虏之事为题,以小说般的叙事结构,勾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胡人桀骜,横侵塞北,北征之将帅平荡单于,擒其君长,使其种落奔散,凯旋归于咸阳,使朝廷永无北顾之虞。这首诗在歌颂反击匈奴贵族侵扰战争的同时,也描绘了远征将士的艰苦生活。 全诗分为四段。前六句写胡人兴兵,战事骤起。首二句胡人兴兵北荒,胡星闪耀,渲染出大战来临之前紧张压抑的氛围。“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羽书、烽火报警,前线告急的羽书疾驰如电,报警的狼烟烽火昼夜不息,充分表达出前线战事吃紧的紧张状态,表现出匈奴敌军来势汹汹的场面,为下文写汉军将士英勇奋战做伏笔。三四两句写汉军驰救,救边的将领率军出征,兵车森严列队前进。表现出军队的临危不惧,反映出将士们的坚定意志。 “明主”四句,天子按剑警觉,不安席坐,飞扬的内心也愿驰骋疆场,率军杀敌。天子选将出征,勇猛的将士率军前进,连山的旌旗布满战场,写出了君臣一心,公御外辱的坚定信念。 后“兵威”八句,从侧面描写战争。首先是汉兵气势雄伟,其声势震慑绝域沙漠,杀气直冲云霄,表现出将士们浩荡的御敌气势。其次是列阵开营,在大漠搭起营帐,克服艰难条件,充分修整,以迎接最后的决战。随后四句描写是沙场苦况,风沙紧,旗凋伤,画角哀,衣卷霜。立冬时节天气寒冷,狂风卷集着风沙向战士们袭来,旌旗飒飒,飘荡在万物凋伤的边塞。“画角”二句极妙,愁语亦壮。在边地的月光之下,号角吹响,更显示出战争的凄凉之意。战士们的铁衣之上凝聚起层层寒霜,反映出军旅生活的条件之艰苦,而战士们不惧艰辛,舍命保国,反衬出战士们浓浓的爱国情怀。 末六句写战胜强敌,凯旋归来。斩楼兰,射贤王,挥利刃直斩楼兰王,弯雕弓直射左右将领,是指擒贼先擒王,表现出军队高昂的斗志。“斩楼兰”深深表明此次战争已经取得战争的胜利。平荡单于,种落奔亡,说的是清除边患,平荡匈奴所属部落。最终凯歌回京,百姓相迎,报功天子,表现出了战士们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全诗描绘了一幅激烈的战争场面,将士们奋力抗击匈奴,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虽描写胜利,但给人更多的并非喜悦之情,而是充满了悲怆凄凉之感。▲

思乡, 行旅, 咏怀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小学古诗, 唐诗三百首

静夜思

[唐]李白

726

行旅, 山水, 咏怀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小学古诗, 唐诗三百首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759

送别, 友情, 节令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小学古诗, 唐诗三百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728

咏怀, 哲理, 宴饮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高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将进酒

[唐]李白

736

送别, 友情, 山水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初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送友人

[唐]李白

738

咏怀, 励志, 友情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初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774

送别, 思乡, 山水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初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724

山水, 纪游, 隐逸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小学古诗

夜宿山寺

[唐]李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