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送别, 友情, 行旅
747
43
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唐]高适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背景
高适旅居东平,与卸任的卫县(今河南淇县)少府李寀分别,遂作这首送别诗。高适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秋和天宝六载(747)春在东平,则此诗作于天宝六载春。
注释
东平:郡名,今山东东平县。
卫县:今河南淇县。
李寀(cài):诗人朋友,曾作过卫县少府,这时已卸任。
黄鸟:黄莺。
论交:论说交谊。
汶(wèn)水:今名大汶水或大汶河,源出山东莱芜县北,古汶水流经东平县南,至梁山县东南入济水。
梁山:在今山东梁山县南,周约十公里。
迟:缓慢。
乘兴:乘着兴致。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王徽之居山阴,曾雪夜泛舟访戴逵(字安道)经宿方至,刚到门前,忽然返回,人问其故,他说:“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哉!”“凄其”见《诗经·邶风·绿衣》:“凄其以风”,“其”为语言助词,这里指心境凄凉。
益:越发,更加。
凄(qī)其:寒冷的样子。这里指情绪凄伤。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背景
高适旅居东平,与卸任的卫县(今河南淇县)少府李寀分别,遂作这首送别诗。高适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秋和天宝六载(747)春在东平,则此诗作于天宝六载春。
注释
东平:郡名,今山东东平县。
卫县:今河南淇县。
李寀(cài):诗人朋友,曾作过卫县少府,这时已卸任。
黄鸟:黄莺。
论交:论说交谊。
汶(wèn)水:今名大汶水或 大汶河,源出山东莱芜县北,古汶水流经东平县南,至梁山县东南入济水。
梁山:在今山东梁山县南,周约十公里。
迟:缓慢。
乘兴:乘着兴致。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王徽之居山阴,曾雪夜泛舟访戴逵(字安道)经宿方至,刚到门前,忽然返回,人问其故,他说:“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哉!”“凄其”见《诗经·邶风·绿衣》:“凄其以风”,“其”为语言助词,这里指心境凄凉。
益:越发,更加。
凄(qī)其:寒冷的样子。这里指情绪凄伤。


- 高适旅居东平,与卸任的卫县(今河南淇县)少府李寀分别,遂作这首送别诗。高适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秋和天宝六载(747)春在东平,则此诗作于天宝六载春。
- 东平:郡名,今山东东平县。 卫县:今河南淇县。 李寀(cài):诗人朋友,曾作过卫县少府,这时已卸任。 黄鸟:黄莺。 论交:论说交谊。 汶(wèn)水:今名大汶水或大汶河,源出山东莱芜县北,古汶水流经东平县南,至梁山县东南入济水。 梁山:在今山东梁山县南,周约十公里。 迟:缓慢。 乘兴:乘着兴致。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王徽之居山阴,曾雪夜泛舟访戴逵(字安道)经宿方至,刚到门前,忽然返回,人问其故,他说:“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哉!”“凄其”见《诗经·邶风·绿衣》:“凄其以风”,“其”为语言助词,这里指心境凄凉。 益:越发,更加。 凄(qī)其:寒冷的样子。这里指情绪凄伤。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