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友情, 思乡, 咏怀

817

45

与元微之书

[唐]白居易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微之微之! 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 微之微之,如何如何! 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 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 ”悲哉! 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 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 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 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 形骸且健,方寸甚安。 下至家人,幸皆无恙。 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 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 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 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 湓鱼颇肥,江酒极美。 其余食物,多类北地。 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 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 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此三泰也。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 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微之微之! 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元和十二年(817 年),白居易47岁。是年,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任上已经度过了三个年头,也是他进士及第后从政的第十八年。三年来,孤独居住在偏远的贬谪之地,作者内心满腔怨愤,作者的情感不可遏制,因而满怀着深情写下了此文。

注释

乐(lè)天白:乐天告白。白,陈述。 欲:将要。 离阔:阔别,久别。阔,久远。 胶漆之心:比喻感情亲密。 置:放。 胡越:胡在北,越在南,形容相距遥远。 相合:在一起。 牵挛乖隔:牵挛,牵掣。乖隔,隔离。指各有拘牵,不得相见。 浔阳:古县名,即现在江西省九江市。 熊孺登:钟陵(在现在江西省进贤县)人,元和年间,在四川任职,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多有交往。 札:短信。 上;首先。 交分(fèn):交谊,情分。 危惙(chuò):指病危。惙,疲乏。 数帙(zhì):几包。帙,包书的包袱或口袋。 白二十二郎:指白居易,他在家族同辈中排行第二十二。 代书:代替信。 左降:即左迁,贬官。 幢幢(chuángchuáng):影子摇晃的样子。 且置是事:暂且放下这事(不谈)。 涉:经历,过。 方寸:指心绪。 诸院:同一大家族中的各支。 提挈(qiè):提携,扶助。 顷:不久前。 泰:安适。 风候:气候。 瘴疠(zhànglì):指南方湿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虺(huǐ):毒蛇。 湓(pén)鱼:湓江出产的鱼。湓,湓江,今名龙开河,发源于江西省瑞昌市西南青山,经九江市西入长江。 江酒:江州的酒。 门内之口:家里的人口。 量入俭用:衡量收入,节俭用度。 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 胜绝:绝妙。 乔松:大松树。乔,高大。 修竹:长竹。 墙援:篱笆墙。援,用树木围成的园林护卫物。 周:环绕。 殚(dān):尽,全。 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动,动不动、常常。弥,满。旬日,十天。 忧望:挂念,盼望。 条写:一条条地写。 去:离。 瞥(piē)然:形容时间短暂。 尘念:世俗的思念之情。 余习:没有改掉的习惯,这里指作诗。 牵:牵引,牵动。 笼鸟槛(jiàn)猿:笼中的鸟,槛(木栅栏)中的猿。这里比喻作者自己和元稹都不得自由。 顿首:指磕头。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常用于结尾。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微之微之! 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 微之微之,如何如何! 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 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 ”悲哉! 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 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 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 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 形骸且健,方寸甚安。 下至家人,幸皆无恙。 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 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 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 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 湓鱼颇肥,江酒极美。 其余食物,多类北地。 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 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 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此三泰也。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 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微之微之! 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元和十二年(817 年),白居易47岁。是年,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任上已经度过了三个年头,也是他进士及第后从政的第十八年。三年来,孤独居住在偏远的贬谪之地,作者内心满腔怨愤,作者的情感不可遏制,因而满怀着深情写下了此文。

注释

乐(lè)天白:乐天告白。白,陈述。 欲:将要。 离阔:阔别,久别。阔,久远。 胶漆之心:比喻感情亲密。 置:放。 胡越:胡在北,越在南,形容相距遥远。 相合:在一起。 牵挛乖隔:牵挛,牵掣。乖隔,隔离。指各有拘牵,不得相见。 浔阳:古县名,即现在江西省九江市。 熊孺登:钟陵(在现在江西省进贤县)人,元和年间,在四川任职,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多有交往。 札:短信。 上;首先。 交分(fèn):交谊,情分。 危惙(chuò):指病危。惙,疲乏。 数帙(zhì):几包。帙,包书的包袱或口袋。 白二十二郎:指白居易,他在家族同辈中排行第二十二。 代书:代替信。 左降:即左迁,贬官。 幢幢(chuángchuáng):影子摇晃的样子。 且置是事:暂且放下这事(不谈)。 涉:经历,过。 方寸:指心绪。 诸院:同一大家族中的各支。 提挈(qiè):提携,扶助。 顷:不久前。 泰:安适。 风候:气候。 瘴疠(zhànglì):指南方湿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虺(huǐ):毒蛇。 湓(pén)鱼:湓江出产的鱼。湓,湓江,今名龙开河,发源于江西省瑞昌市西南青山,经九江市西入长江。 江酒:江州的酒。 门内之口:家里的人口。 量入俭用:衡量收入,节俭用度。 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 胜绝:绝妙。 乔松:大松树。乔,高大。 修竹:长竹。 墙援:篱笆墙。援,用树木围成的园林护卫物。 周:环绕。 殚(dān):尽,全。 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动,动不动、常常。弥,满。旬日,十天。 忧望:挂念,盼望。 条写:一条条地写。 去:离。 瞥(piē)然:形容时间短暂。 尘念:世俗的思念之情。 余习:没有改掉的习惯,这里指作诗。 牵:牵引,牵动。 笼鸟槛(jiàn)猿:笼中的鸟,槛(木栅栏)中的猿。这里比喻作者自己和元稹都不得自由。 顿首:指磕头。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常用于结尾。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 这篇文章写于元和十二年(817 年),白居易47岁。是年,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任上已经度过了三个年头,也是他进士及第后从政的第十八年。三年来,孤独居住在偏远的贬谪之地,作者内心满腔怨愤,作者的情感不可遏制,因而满怀着深情写下了此文。
  • 乐(lè)天白:乐天告白。白,陈述。 欲:将要。 离阔:阔别,久别。阔,久远。 胶漆之心:比喻感情亲密。 置:放。 胡越:胡在北,越在南,形容相距遥远。 相合:在一起。 牵挛乖隔:牵挛,牵掣。乖隔,隔离。指各有拘牵,不得相见。 浔阳:古县名,即现在江西省九江市。 熊孺登:钟陵(在现在江西省进贤县)人,元和年间,在四川任职,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多有交往。 札:短信。 上;首先。 交分(fèn):交谊,情分。 危惙(chuò):指病危。惙,疲乏。 数帙(zhì):几包。帙,包书的包袱或口袋。 白二十二郎:指白居易,他在家族同辈中排行第二十二。 代书:代替信。 左降:即左迁,贬官。 幢幢(chuángchuáng):影子摇晃的样子。 且置是事:暂且放下这事(不谈)。 涉:经历,过。 方寸:指心绪。 诸院:同一大家族中的各支。 提挈(qiè):提携,扶助。 顷:不久前。 泰:安适。 风候:气候。 瘴疠(zhànglì):指南方湿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虺(huǐ):毒蛇。 湓(pén)鱼:湓江出产的鱼。湓,湓江,今名龙开河,发源于江西省瑞昌市西南青山,经九江市西入长江。 江酒:江州的酒。 门内之口:家里的人口。 量入俭用:衡量收入,节俭用度。 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 胜绝:绝妙。 乔松:大松树。乔,高大。 修竹:长竹。 墙援:篱笆墙。援,用树木围成的园林护卫物。 周:环绕。 殚(dān):尽,全。 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动,动不动、常常。弥,满。旬日,十天。 忧望:挂念,盼望。 条写:一条条地写。 去:离。 瞥(piē)然:形容时间短暂。 尘念:世俗的思念之情。 余习:没有改掉的习惯,这里指作诗。 牵:牵引,牵动。 笼鸟槛(jiàn)猿:笼中的鸟,槛(木栅栏)中的猿。这里比喻作者自己和元稹都不得自由。 顿首:指磕头。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常用于结尾。
  • 四月十日夜晚,乐天告白:微之啊微之! 不见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没有收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日,我和您竟这样长久离别? 何况把胶和漆一样紧紧相联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在一起。 后退不能相忘,内心牵挂,身体分离,各自的头发都要白了。 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 天意确实造成这种际遇,对这怎么办呢! 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来访,收到您前年病重时的一封短信,信上首先说了您的病情,其次叙述您生病时的心情,最后谈到我们多年的交谊情分。 信上还说:病危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几包文章,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信,悲伤啊,微之对待我,怎么如此(信任)啊! 又看到寄来的听说我被贬官的诗写道:“灯将燃尽啊,火焰将灭,人影摇摇晃晃,今晚听说您被贬谪到九江。 将近死亡的我,在病中惊起而坐,夜风吹着雨进入寒窗。 ”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呢! 到现在每吟诵起来,还悲伤不已啊。 暂且放下这事不谈,大致叙述一下近来的心境。 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三年。 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 下到家人,庆幸没有什么毛病。 我大哥去年夏天从徐州来到这里,还有各房孤小的弟妹六七人互相扶助一同来了。 不久前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出现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 江州气候渐渐凉爽了,当地很少恶性传染病。 至于毒蛇、蚊虫,虽然有但很少。 浔江的鱼很鲜,江州的酒极美。 其他的食物,大多类似北方。 我家的人口虽然不少,司马的俸禄虽然不多,只要衡量收入,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 身上穿的,口里吃的,还不必求助于人,这是第二件安适的事。 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绝妙第一,喜爱得不忍离去。 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 青色的藤萝点缀着篱笆墙,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 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边的水池中。 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 每次我独自一人前去,常常住满十天。 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 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 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 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信,一定更加盼望,现因此亲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我一条一条地写在后面吧。 微之啊微之! 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子下面,随手拿笔,随意乱写。 写好信封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 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的和尚。 有的坐着,有的睡着。 又听到山中的猿猴和山谷里的鸟,发出啾啾鸣叫。 平生老友,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念之情,此时突然产生。 作诗的习惯牵动着我,使我写成了三韵的六句诗:“回忆从前给你写信的夜晚,是考中进士后的天亮前。 今夜写信又在何处? 在庐山草屋拂晓的灯前。 笼中的鸟栏里的猿都未死,人世间你我相见是在哪一年! ”微之啊微之! 今夜我的心情您知道吗? 乐天叩头。
  • 这封信,是作者被贬江州过着“笼鸟槛猿”的生活时写的,因而流露的情绪比较消沉。不但一再发出“天实为之,谓之奈何”“人间相会是何年”的哀号;即使是报告平安,陈述“三泰”,也不过是一家人“得同寒暖饥饱”,“身衣口食,且免求人”,庐山草堂“可以终老”而已!丝毫没有早年那种“常憎持禄位,不拟保妻儿。养勇期除恶,输忠在灭私”(《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的“兼济天下”的精神! 信的第一段就是作者对人各处一方而长久不得相见的喟叹。共三个句段。第一句段用反问来表示感慨:人生能有多长,能如此久别远隔?指出互不见面已经三年,不得书信亦已两年。第二句段是叙述自己和微之天各一方,身置南北;既不能相会,又不得相忘,各有拘牵,渐入老境。第三句段是感叹语气,老天爷如此安排,叫我怎么办?发出了呼喊苍天的感叹。信的开头和段尾,都有“微之微之”重叠呼喊受信人的名字,既亲切又能动情,表现出发信人和受信人不同寻常的关系。 信的第二段是概述元微之来信内容及作者读后动容之情。带信人是熊孺登,时间是初到浔阳时,即元和十年,当时微之正在通州司马任上,获悉乐天贬谪江州的消息时正患疟疾,缠绵于病榻,惊痛之余写下了这封感情色彩浓重的书信。信的内容有三:①报告病状。②叙述病后心态。③论述二人平生交谊缘分,最后附七绝诗一首,诗题为《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信后附诗,不仅显示了两位诗人的身份,也使写信人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充分。可谓凄切动人,情谊深厚。全诗意境有三:一日“夜境”。“残灯”、“此夕”、“暗风吹雨”诸意象,均说明作者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听到挚友贬谪消息的。二日“病境”。“垂死病中惊坐起”,说明元稹即在病重时,也为乐天遭贬吃惊不已,暗示两人关系非同一般。三日“愁境”。残灯无焰,光线暗淡,风雨入窗,挚友左迁,兼感自身多病,都是助人凄凉。全诗真情涌动,悲剧气氛之浓,不仅使受信人感动,也足以打动读者之心。 信的第三段是信的主体部分,向友人报告在江州的三件值得宽慰的事,表现出知足常乐、随遏而安的旷达情怀。第一件值得宽慰的事是:来九江三年,身心俱安,家中老小,均在眼前,同寒暖,共温饱,亦可同享天伦之乐。第二件值得宽慰的事是:江州地理环境尚佳,传染病不多;鱼肥酒关,其他食物跟北方相似;司马薪俸虽不高,量入计出,衣食口粮,亦可自足。第三种值得宽慰的事是:去年(元和十一年)秋,在庐山东西两林间香炉峰下,建造了草堂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周围环境极其幽关,天下称绝。白居易每次入庐山,必在此草堂盘桓十余天。白居易认为:不但平生所好,尽在其中,而且可以终老。作者即以此“三泰”相告,让好友微之放心释念。 最后一段,点明写信时间是在元和十二年四月十日夜至次日拂晓之前,地点是庐山草堂窗下,以及所见到的或坐或睡的山僧一两人,所听到的山猿谷鸟,哀鸣啾啾,深情诚挚地表达了诗人对挚友微之的怀念。最后也以一首六言诗相赠作结,同时回应了微之从远方带来的赠诗。诗的前四句作今昔对比,寄寓了作者抑郁不平之气。因为两年前,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暗杀。白居易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因而触怒权贵,以“越职言事”被贬江州。从金銮殿到庐山庵,作者自然不平而鸣,愤懑不已。最后两句以“笼鸟槛猿”喻作者自己和元稹都不得自由(当时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坎坷之命运相同,但他们只要一息尚存,相见相亲的愿望就一日不止。“人间相见是何年”,以反诘语气,表达出诗人对挚友元稹的强烈思念。 这封信表达的感情十分真挚动人。在抒写别情、絮道家常时,语言淳朴自然,充满深情,使两人深挚的友谊跃然纸上。在描写草堂景物时,以写景如画之笔,细致入微地把草堂周围的景物真切地描摹出来了;而且情景交融,借助骈句,巧妙地传达出了自己的喜悦之情。还有,信中两首抒写彼此相念的赠诗,更使信增加了感人的力量。▲
  • 四月十日夜晚,乐天告白:微之啊微之! 不见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没有收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日,我和您竟这样长久离别? 何况把胶和漆一样紧紧相联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在一起。 后退不能相忘,内心牵挂,身体分离,各自的头发都要白了。 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 天意确实造成这种际遇,对这怎么办呢! 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来访,收到您前年病重时的一封短信,信上首先说了您的病情,其次叙述您生病时的心情,最后谈到我们多年的交谊情分。 信上还说:病危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几包文章,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信,悲伤啊,微之对待我,怎么如此(信任)啊! 又看到寄来的听说我被贬官的诗写道:“灯将燃尽啊,火焰将灭,人影摇摇晃晃,今晚听说您被贬谪到九江。 将近死亡的我,在病中惊起而坐,夜风吹着雨进入寒窗。 ”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呢! 到现在每吟诵起来,还悲伤不已啊。 暂且放下这事不谈,大致叙述一下近来的心境。 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三年。 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 下到家人,庆幸没有什么毛病。 我大哥去年夏天从徐州来到这里,还有各房孤小的弟妹六七人互相扶助一同来了。 不久前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出现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 江州气候渐渐凉爽了,当地很少恶性传染病。 至于毒蛇、蚊虫,虽然有但很少。 浔江的鱼很鲜,江州的酒极美。 其他的食物,大多类似北方。 我家的人口虽然不少,司马的俸禄虽然不多,只要衡量收入,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 身上穿的,口里吃的,还不必求助于人,这是第二件安适的事。 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绝妙第一,喜爱得不忍离去。 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 青色的藤萝点缀着篱笆墙,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 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边的水池中。 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 每次我独自一人前去,常常住满十天。 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 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 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 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信,一定更加盼望,现因此亲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我一条一条地写在后面吧。 微之啊微之! 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子下面,随手拿笔,随意乱写。 写好信封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 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的和尚。 有的坐着,有的睡着。 又听到山中的猿猴和山谷里的鸟,发出啾啾鸣叫。 平生老友,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念之情,此时突然产生。 作诗的习惯牵动着我,使我写成了三韵的六句诗:“回忆从前给你写信的夜晚,是考中进士后的天亮前。 今夜写信又在何处? 在庐山草屋拂晓的灯前。 笼中的鸟栏里的猿都未死,人世间你我相见是在哪一年! ”微之啊微之! 今夜我的心情您知道吗? 乐天叩头。
  • 这封信,是作者被贬江州过着“笼鸟槛猿”的生活时写的,因而流露的情绪比较消沉。不但一再发出“天实为之,谓之奈何”“人间相会是何年”的哀号;即使是报告平安,陈述“三泰”,也不过是一家人“得同寒暖饥饱”,“身衣口食,且免求人”,庐山草堂“可以终老”而已!丝毫没有早年那种“常憎持禄位,不拟保妻儿。养勇期除恶,输忠在灭私”(《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的“兼济天下”的精神! 信的第一段就是作者对人各处一方而长久不得相见的喟叹。共三个句段。第一句段用反问来表示感慨:人生能有多长,能如此久别远隔?指出互不见面已经三年,不得书信亦已两年。第二句段是叙述自己和微之天各一方,身置南北;既不能相会,又不得相忘,各有拘牵,渐入老境。第三句段是感叹语气,老天爷如此安排,叫我怎么办?发出了呼喊苍天的感叹。信的开头和段尾,都有“微之微之”重叠呼喊受信人的名字,既亲切又能动情,表现出发信人和受信人不同寻常的关系。 信的第二段是概述元微之来信内容及作者读后动容之情。带信人是熊孺登,时间是初到浔阳时,即元和十年,当时微之正在通州司马任上,获悉乐天贬谪江州的消息时正患疟疾,缠绵于病榻,惊痛之余写下了这封感情色彩浓重的书信。信的内容有三:①报告病状。②叙述病后心态。③论述二人平生交谊缘分,最后附七绝诗一首,诗题为《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信后附诗,不仅显示了两位诗人的身份,也使写信人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充分。可谓凄切动人,情谊深厚。全诗意境有三:一日“夜境”。“残灯”、“此夕”、“暗风吹雨”诸意象,均说明作者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听到挚友贬谪消息的。二日“病境”。“垂死病中惊坐起”,说明元稹即在病重时,也为乐天遭贬吃惊不已,暗示两人关系非同一般。三日“愁境”。残灯无焰,光线暗淡,风雨入窗,挚友左迁,兼感自身多病,都是助人凄凉。全诗真情涌动,悲剧气氛之浓,不仅使受信人感动,也足以打动读者之心。 信的第三段是信的主体部分,向友人报告在江州的三件值得宽慰的事,表现出知足常乐、随遏而安的旷达情怀。第一件值得宽慰的事是:来九江三年,身心俱安,家中老小,均在眼前,同寒暖,共温饱,亦可同享天伦之乐。第二件值得宽慰的事是:江州地理环境尚佳,传染病不多;鱼肥酒关,其他食物跟北方相似;司马薪俸虽不高,量入计出,衣食口粮,亦可自足。第三种值得宽慰的事是:去年(元和十一年)秋,在庐山东西两林间香炉峰下,建造了草堂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周围环境极其幽关,天下称绝。白居易每次入庐山,必在此草堂盘桓十余天。白居易认为:不但平生所好,尽在其中,而且可以终老。作者即以此“三泰”相告,让好友微之放心释念。 最后一段,点明写信时间是在元和十二年四月十日夜至次日拂晓之前,地点是庐山草堂窗下,以及所见到的或坐或睡的山僧一两人,所听到的山猿谷鸟,哀鸣啾啾,深情诚挚地表达了诗人对挚友微之的怀念。最后也以一首六言诗相赠作结,同时回应了微之从远方带来的赠诗。诗的前四句作今昔对比,寄寓了作者抑郁不平之气。因为两年前,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暗杀。白居易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因而触怒权贵,以“越职言事”被贬江州。从金銮殿到庐山庵,作者自然不平而鸣,愤懑不已。最后两句以“笼鸟槛猿”喻作者自己和元稹都不得自由(当时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坎坷之命运相同,但他们只要一息尚存,相见相亲的愿望就一日不止。“人间相见是何年”,以反诘语气,表达出诗人对挚友元稹的强烈思念。 这封信表达的感情十分真挚动人。在抒写别情、絮道家常时,语言淳朴自然,充满深情,使两人深挚的友谊跃然纸上。在描写草堂景物时,以写景如画之笔,细致入微地把草堂周围的景物真切地描摹出来了;而且情景交融,借助骈句,巧妙地传达出了自己的喜悦之情。还有,信中两首抒写彼此相念的赠诗,更使信增加了感人的力量。▲

送别, 咏物, 田园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小学古诗, 唐诗三百首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788

思乡, 山水, 咏怀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宋词三百首, 小学古诗

忆江南

[唐]白居易

837

爱情, 悼亡, 闺怨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高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长恨歌

[唐]白居易

806

送别, 咏怀, 民生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高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琵琶行

[唐]白居易

816

叙事, 田园, 咏物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学古诗

池上

[唐]白居易

835

山水, 田园, 隐逸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小学古诗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817

山水, 田园, 隐逸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小学古诗

暮江吟

[唐]白居易

822

山水, 田园, 节令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初中古诗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823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