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讽喻, 宴饮, 民生

809

37

轻肥

[唐]白居易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背景

唐朝中期以后,宦官权势炙手可热,不仅操纵朝政,而且可以废立帝王,唐顺宗就是因排斥宦官而被废掉的。当时白居易在京城长安任左拾遗之职,政治思想情绪高涨,于是写了这首诗以讽刺宦官,创作时间大约在唐宪宗元和四年(809)。

注释

轻肥:语出《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代指达官贵人的奢华生活。 意气骄满路:行走时意气骄傲,好像要把道路都“充满”了。 意气:指意态神气。 鞍马:指马匹和马鞍上华贵的金银饰物。 内臣:原指皇上身边的近臣,这里指臣官。 朱绂(fú):与下一句的“紫绶”都指挂引用的丝织绳带,只有高官才能用。 军:指左右神策军,皇帝的禁军之一。 樽罍溢九酝:樽罍指陈酒的器皿。 九酝:美酒名。 水陆罗八珍:水产路产的各种美食。 洞庭橘:洞庭山产的橘子。 脍切:将鱼肉切做菜。 鳞池鱼:大海的鱼。 心自若;心里自在很舒服。 衢州:唐代州名,今属浙江。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背景

唐朝中期以后,宦官权势炙手可热,不仅操纵朝政,而且可以废立帝王,唐顺宗就是因排斥宦官而被废掉的。当时白居易在京城长安任左拾遗之职,政治思想情绪高涨,于是写了这首诗以讽刺宦官,创作时间大约在唐宪宗元和四年(809)。

注释

轻肥:语出《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代指达官贵人的奢华生活。 意气骄满路:行走时意气骄傲,好像要把道路都“充满”了。 意气:指意态神气。 鞍马:指马匹和马鞍上华贵的金银饰物。 内臣:原指皇上身边的近臣,这里指臣官。 朱绂(fú):与下一句的“紫绶”都指挂引用的丝织绳带,只有高官才能用。 军:指左右神策军,皇帝的禁军之一。 樽罍溢九酝:樽罍指陈酒的器皿。 九酝:美酒名。 水陆罗八珍:水产路产的各种美食。 洞庭橘:洞庭山产的橘子。 脍切:将鱼肉切做菜。 鳞池鱼:大海的鱼。 心自若;心里自在很舒服。 衢州:唐代州名,今属浙江。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 唐朝中期以后,宦官权势炙手可热,不仅操纵朝政,而且可以废立帝王,唐顺宗就是因排斥宦官而被废掉的。当时白居易在京城长安任左拾遗之职,政治思想情绪高涨,于是写了这首诗以讽刺宦官,创作时间大约在唐宪宗元和四年(809)。
  • 轻肥:语出《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代指达官贵人的奢华生活。 意气骄满路:行走时意气骄傲,好像要把道路都“充满”了。 意气:指意态神气。 鞍马:指马匹和马鞍上华贵的金银饰物。 内臣:原指皇上身边的近臣,这里指臣官。 朱绂(fú):与下一句的“紫绶”都指挂引用的丝织绳带,只有高官才能用。 军:指左右神策军,皇帝的禁军之一。 樽罍溢九酝:樽罍指陈酒的器皿。 九酝:美酒名。 水陆罗八珍:水产路产的各种美食。 洞庭橘:洞庭山产的橘子。 脍切:将鱼肉切做菜。 鳞池鱼:大海的鱼。 心自若;心里自在很舒服。 衢州:唐代州名,今属浙江。
  • 骄纵飞扬的意气充满整条道路,鞍马的光亮照得见细小的灰尘。 请问路人那些人是谁,路人回答说他们都是宦官,皇帝的内臣。 佩带着表示大夫地位的红色丝带和象征将军身份的紫色丝带。 夸耀着身份,即将到军队里赴宴,数量众多,场面盛大。 酒杯里满盛的是美酒佳酿,桌盘上罗列的是各处的山珍海味。 有太湖中洞庭山所产的橘子作为水果,细切的鱼脍味美鲜嫩。 他们在肴饱之后仍旧坦然自得,酒醉之后神气益发骄横。 然而这一年江南大旱,衢州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痛场景。
  • 唐代政治腐败的根源之一,就是太监专权。这首诗就是讽刺宦官的。诗题“轻肥”,取自《论语》,用以概括豪奢生活。 开头四句,先写后点,突兀跌宕,绘神绘色。意气之骄,竟可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这不能不使人惊异。正因为惊异,才发出“何为者”(干什么的)的疑问,从而引出了“是内臣”的回答。内臣者,宦官也。读者不禁要问: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家奴,凭什么骄横神气一至于此?原来,宦官这种角色居然朱绂、紫绶,掌握了政权和军权,自然骄奢。“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两句,与“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前呼后应,互相补充。“走马去如云”,就具体写出了骄与奢。这几句中的“满”、“照”、“皆”、“悉”、“如云”等字,形象鲜明地表现出赴军中宴的内臣不是一两个,而是一大帮。 “军中宴”的“军”是指保卫皇帝的神策军。此时,神策军由宦官管领。宦官们更是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前八句诗,通过宦官们“夸赴军中宴”的场面着重揭露其意气之骄,具有高度的典型概括意义。 紧接六句,通过内臣们军中宴的场面主要写他们的奢,但也写了骄。写奢的文字,与“鞍马光照尘”一脉相承,而用笔各异。写马,只写它油光水滑,其饲料之精,已意在言外。写内臣,则只写食山珍、饱海味,其脑满肠肥,大腹便便,已不言而喻。“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两句,又由奢写到骄。“气益振”遥应首句。赴宴之时,已然“意气骄满路”,如今食饱、酒酣,意气自然益发骄横,不可一世了。 以上十四句,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内臣行乐图,已具有暴露意义。然而诗人的目光并未局限于此。他又“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笔锋骤然一转,当这些“大夫”“将军”酒醉肴饱之时,江南正在发生“人食人”的惨象,从而把诗的思想意义提到新的高度。同样遭遇旱灾,而一乐一悲,却判若天壤。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把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诗人不作任何说明,不发一句议论,而让读者通过鲜明的对比,得出应有的结论。这比直接发议论更能使人接受诗人所要阐明的思想,因而更有说服力。末二句直赋其事,写出了江南大地上的一幕人间惨剧,使全诗顿起波澜,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此诗采用了写书的风格,白描的写法,真切地展示了社会的不公。文学作品应反映生活的真实,这首诗是当之无愧的。▲
  • 骄纵飞扬的意气充满整条道路,鞍马的光亮照得见细小的灰尘。 请问路人那些人是谁,路人回答说他们都是宦官,皇帝的内臣。 佩带着表示大夫地位的红色丝带和象征将军身份的紫色丝带。 夸耀着身份,即将到军队里赴宴,数量众多,场面盛大。 酒杯里满盛的是美酒佳酿,桌盘上罗列的是各处的山珍海味。 有太湖中洞庭山所产的橘子作为水果,细切的鱼脍味美鲜嫩。 他们在肴饱之后仍旧坦然自得,酒醉之后神气益发骄横。 然而这一年江南大旱,衢州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痛场景。
  • 唐代政治腐败的根源之一,就是太监专权。这首诗就是讽刺宦官的。诗题“轻肥”,取自《论语》,用以概括豪奢生活。 开头四句,先写后点,突兀跌宕,绘神绘色。意气之骄,竟可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这不能不使人惊异。正因为惊异,才发出“何为者”(干什么的)的疑问,从而引出了“是内臣”的回答。内臣者,宦官也。读者不禁要问: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家奴,凭什么骄横神气一至于此?原来,宦官这种角色居然朱绂、紫绶,掌握了政权和军权,自然骄奢。“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两句,与“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前呼后应,互相补充。“走马去如云”,就具体写出了骄与奢。这几句中的“满”、“照”、“皆”、“悉”、“如云”等字,形象鲜明地表现出赴军中宴的内臣不是一两个,而是一大帮。 “军中宴”的“军”是指保卫皇帝的神策军。此时,神策军由宦官管领。宦官们更是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前八句诗,通过宦官们“夸赴军中宴”的场面着重揭露其意气之骄,具有高度的典型概括意义。 紧接六句,通过内臣们军中宴的场面主要写他们的奢,但也写了骄。写奢的文字,与“鞍马光照尘”一脉相承,而用笔各异。写马,只写它油光水滑,其饲料之精,已意在言外。写内臣,则只写食山珍、饱海味,其脑满肠肥,大腹便便,已不言而喻。“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两句,又由奢写到骄。“气益振”遥应首句。赴宴之时,已然“意气骄满路”,如今食饱、酒酣,意气自然益发骄横,不可一世了。 以上十四句,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内臣行乐图,已具有暴露意义。然而诗人的目光并未局限于此。他又“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笔锋骤然一转,当这些“大夫”“将军”酒醉肴饱之时,江南正在发生“人食人”的惨象,从而把诗的思想意义提到新的高度。同样遭遇旱灾,而一乐一悲,却判若天壤。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把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诗人不作任何说明,不发一句议论,而让读者通过鲜明的对比,得出应有的结论。这比直接发议论更能使人接受诗人所要阐明的思想,因而更有说服力。末二句直赋其事,写出了江南大地上的一幕人间惨剧,使全诗顿起波澜,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此诗采用了写书的风格,白描的写法,真切地展示了社会的不公。文学作品应反映生活的真实,这首诗是当之无愧的。▲

送别, 咏物, 田园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小学古诗, 唐诗三百首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788

思乡, 山水, 咏怀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宋词三百首, 小学古诗

忆江南

[唐]白居易

837

爱情, 悼亡, 闺怨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高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长恨歌

[唐]白居易

806

送别, 咏怀, 民生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高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琵琶行

[唐]白居易

816

叙事, 田园, 咏物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学古诗

池上

[唐]白居易

835

山水, 田园, 隐逸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小学古诗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817

山水, 田园, 隐逸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小学古诗

暮江吟

[唐]白居易

822

山水, 田园, 节令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初中古诗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823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