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边塞, 战争, 悼亡

塞下曲

[唐]许浑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而作者是否经历桑乾河夜战也不得而知。为时八年的安史之乱从根本土动摇了唐代帝国大厦赖以生存的基础,元气大伤的结果,波及到边庭战事屡屡失利。八世纪后期,唐王朝与契丹、奚连年战于桑乾河附近,作者可能是借桑乾河夜战表达对唐王朝对外战争的一些看法。

注释

桑乾(gān)北:桑乾河北岸。桑乾河,永定河的上游,发源于山西,流经华北平原。 秦兵:唐都在关中,是秦朝旧地,所以称唐军为“秦兵”。半不归:一半回不来,指战死。 乡信:家乡来信。 犹自:仍然。 寒衣:御寒的衣服。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而作者是否经历桑乾河夜战也不得而知。为时八年的安史之乱从根本土动摇了唐代帝国大厦赖以生存的基础,元气大伤的结果,波及到边庭战事屡屡失利。八世纪后期,唐王朝与契丹、奚连年战于桑乾河附近,作者可能是借桑乾河夜战表达对唐王朝对外战争的一些看法。

注释

桑乾(gān)北:桑乾河北岸。桑乾河,永定河的上游,发源于山西,流经华北平原。 秦兵:唐都在关中,是秦朝旧地,所以称唐军为“秦兵”。半不归:一半回不来,指战死。 乡信:家乡来信。 犹自:仍然。 寒衣:御寒的衣服。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而作者是否经历桑乾河夜战也不得而知。为时八年的安史之乱从根本土动摇了唐代帝国大厦赖以生存的基础,元气大伤的结果,波及到边庭战事屡屡失利。八世纪后期,唐王朝与契丹、奚连年战于桑乾河附近,作者可能是借桑乾河夜战表达对唐王朝对外战争的一些看法。
  • 桑乾(gān)北:桑乾河北岸。桑乾河,永定河的上游,发源于山西,流经华北平原。 秦兵:唐都在关中,是秦朝旧地,所以称唐军为“秦兵”。半不归:一半回不来,指战死。 乡信:家乡来信。 犹自:仍然。 寒衣:御寒的衣服。
  • 桑乾河北边一场夜战,秦兵伤亡过半再也不能把家还。 次日早晨收到他们家乡寄来的书信,信中说御寒的衣服已寄出。
  • 许浑是中唐诗人,目睹国力衰敝,百姓苦于战乱,所以其笔下的边塞诗以反战题材为主,大多透露出浓重的悲凉色彩。 诗的内容很好理解。桑干夜战,伤亡过半。“乡信”自然是寄给其中某一位死者,上面说已经把征衣寄了过来。在这看似平白无味的话里,体会出诗人蕴含于其中的感情,才是读懂此诗的关键。戍边的丈夫死了,对于在家里苦苦思恋的妻子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悲剧,但更大的悲剧是,作为悲剧主角的妻子,竟然全然不知道悲剧的存在,仍然一厢情愿地思念着丈夫,相信他会回来,却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赶制无数个日夜满载牵挂饱含爱意的征衣竟寄给了冰冷的尸体!悲剧无疑是值得同情的,但身处悲剧而浑不知情的不幸者,不是更让人心酸难言吗? 陈陶有一首《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内容与此诗几乎完全一样,但论表现力就差了许多。究其原因,我们知道绝句短小,贵在精到,所以一首诗中往往只会留下一个最突出的妙处,以使其效果得到最大化。比如此诗最关键的是戍人已死而家人仍思的反差,那么除此之外的所有艺术处理都被诗人刻意抹去了。而相比之下,陈诗虽然词义更丰,还用了修辞,但由于丰富出来的词句都不是读者最关心的,也不是诗人想要表现的,所以反而淡化了感情,比许诗平庸了许多。 总的来说,此诗在叙述之外丝毫不加议论,也未曾抒发感情,但其酸楚已使读者不忍卒读,诗人节选战争中的一个细节,写出了整场战争的残酷,可称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 桑乾河北边一场夜战,秦兵伤亡过半再也不能把家还。 次日早晨收到他们家乡寄来的书信,信中说御寒的衣服已寄出。
  • 许浑是中唐诗人,目睹国力衰敝,百姓苦于战乱,所以其笔下的边塞诗以反战题材为主,大多透露出浓重的悲凉色彩。 诗的内容很好理解。桑干夜战,伤亡过半。“乡信”自然是寄给其中某一位死者,上面说已经把征衣寄了过来。在这看似平白无味的话里,体会出诗人蕴含于其中的感情,才是读懂此诗的关键。戍边的丈夫死了,对于在家里苦苦思恋的妻子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悲剧,但更大的悲剧是,作为悲剧主角的妻子,竟然全然不知道悲剧的存在,仍然一厢情愿地思念着丈夫,相信他会回来,却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赶制无数个日夜满载牵挂饱含爱意的征衣竟寄给了冰冷的尸体!悲剧无疑是值得同情的,但身处悲剧而浑不知情的不幸者,不是更让人心酸难言吗? 陈陶有一首《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内容与此诗几乎完全一样,但论表现力就差了许多。究其原因,我们知道绝句短小,贵在精到,所以一首诗中往往只会留下一个最突出的妙处,以使其效果得到最大化。比如此诗最关键的是戍人已死而家人仍思的反差,那么除此之外的所有艺术处理都被诗人刻意抹去了。而相比之下,陈诗虽然词义更丰,还用了修辞,但由于丰富出来的词句都不是读者最关心的,也不是诗人想要表现的,所以反而淡化了感情,比许诗平庸了许多。 总的来说,此诗在叙述之外丝毫不加议论,也未曾抒发感情,但其酸楚已使读者不忍卒读,诗人节选战争中的一个细节,写出了整场战争的残酷,可称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思乡, 怀古, 咏怀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初中古诗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849

咏物, 山水, 节令

残萤委玉露
早雁拂金河

残萤委玉露
早雁拂金河

唐诗三百首

早秋三首·其一

[唐]许浑

送别, 思乡, 山水

树色随山迥
河声入海遥

树色随山迥
河声入海遥

唐诗三百首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送别, 友情, 山水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谢亭送别

[唐]许浑

怀古, 咏怀, 讽喻

鸦噪暮云归古堞
雁迷寒雨下空壕

鸦噪暮云归古堞
雁迷寒雨下空壕

登洛阳故城

[唐]许浑

怀古, 爱国, 咏怀

英雄一去豪华尽
惟有青山似洛中

英雄一去豪华尽
惟有青山似洛中

金陵怀古

[唐]许浑

834

咏怀, 讽喻, 民生

海燕西飞白日斜
天门遥望五侯家
楼台深锁无人到
落尽东风第一花

海燕西飞白日斜
天门遥望五侯家
楼台深锁无人到
落尽东风第一花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

[唐]许浑

边塞, 战争, 思乡

夜战桑干北
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
犹自寄征衣

夜战桑干北
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
犹自寄征衣

塞下

[唐]许浑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