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节令, 山水, 咏物

815

47

春雪

[唐]韩愈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背景

此诗作于815年(元和十年),当时作者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对于到过岭南的韩愈来说,北方的春天来的稍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作者便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创作了此诗。

注释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刚刚。 惊:新奇,惊讶。 嫌:嫌怨;怨恨。 故:故意。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背景

此诗作于815年(元和十年),当时作者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对于到过岭南的韩愈来说,北方的春天来的稍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作者便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创作了此诗。

注释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刚刚。 惊:新奇,惊讶。 嫌:嫌怨;怨恨。 故:故意。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 此诗作于815年(元和十年),当时作者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对于到过岭南的韩愈来说,北方的春天来的稍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作者便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创作了此诗。
  •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刚刚。 惊:新奇,惊讶。 嫌:嫌怨;怨恨。 故:故意。
  • 到了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花朵,刚到二月,就惊讶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却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独具风采。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 。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 “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 故穿庭树”纷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第三、四段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给春雪赋予人的情态,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 到了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花朵,刚到二月,就惊讶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却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独具风采。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 。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 “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 故穿庭树”纷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第三、四段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给春雪赋予人的情态,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田园, 山水, 节令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学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唐]韩愈

823

节令, 田园, 山水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初中古诗

晚春

[唐]韩愈

816

亲情, 悼亡, 咏怀

一在天之涯
一在地之角
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
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一在天之涯
一在地之角
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
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高中古诗

祭十二郎文

[唐]韩愈

803

劝学, 哲理, 讽喻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高中古诗

师说

[唐]韩愈

801

哲理, 咏怀, 讽喻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初中古诗

马说

[唐]韩愈

795

送别, 爱国, 思乡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初中古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819

友情, 咏怀, 哲理

一年明月今宵多
人生由命非由他

一年明月今宵多
人生由命非由他

唐诗三百首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唐]韩愈

805

怀古, 咏物, 爱国

石鼓之歌止于此
呜呼吾意其蹉跎

石鼓之歌止于此
呜呼吾意其蹉跎

唐诗三百首

石鼓歌

[唐]韩愈

811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