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送别, 爱情, 闺怨

793

25

青青水中蒲三首

[唐]韩愈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背景

这三首乐府诗是具有同一主题的组诗——思妇之歌,是韩愈青年时代的作品,写于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是为寄其妻卢氏而作。清人陈沆《诗比兴笺》说是“寄内而代为内人怀己之词。”

注释

青青:形容颜色很青。 蒲:即菖蒲,一种很美的水生植物。 陇:陇州。 浮萍: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种草本植物。 相随:伴随,跟随。 行子:出行的人。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背景

这三首乐府诗是具有同一主题的组诗——思妇之歌,是韩愈青年时代的作品,写于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是为寄其妻卢氏而作。清人陈沆《诗比兴笺》说是“寄内而代为内人怀己之词。”

注释

青青:形容颜色很青。 蒲:即菖蒲,一种很美的水生植物。 陇:陇州。 浮萍: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种草本植物。 相随:伴随,跟随。 行子:出行的人。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 这三首乐府诗是具有同一主题的组诗——思妇之歌,是韩愈青年时代的作品,写于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是为寄其妻卢氏而作。清人陈沆《诗比兴笺》说是“寄内而代为内人怀己之词。”
  • 青青:形容颜色很青。 蒲:即菖蒲,一种很美的水生植物。 陇:陇州。 浮萍: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种草本植物。 相随:伴随,跟随。 行子:出行的人。
  • 水中生长着青青的菖蒲,水下面一双鱼儿在游玩嬉戏。 如今你要远行到陇州去,谁与我在一起? 水中生长着青青的菖蒲,它一直就在这水中安居。 寄语悠悠飘荡的浮萍草,你能时刻相随,我却不能如浮萍般相随君去。 水中生长着青青的菖蒲,叶子短小无法伸出水。 妇人常年难走出堂屋外,出行的人与我相隔千万里。
  • 第一首诗写送别情景。诗人以青青的水中蒲草起兴,衬托离思的氛围,又以蒲草下有一双鱼儿作比兴,以反衬思妇的孤独。鱼儿成双作对,在水中香蒲下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而诗中女主人公却要与夫君分离。她触景生情,不禁依依不舍,深情地说:您如今要上陇州去,谁跟我在一起呢?语意真率、朴素,是民歌格调。短短四句诗,上下两联形成鲜明的对照:从地域上看,“青青水中蒲”,是风光明丽,一片蓬蓬勃勃的中原河边景色;而“君今上陇去”,却是偏远荒凉的西北边境。从情调上看,“下有一双鱼”,显得非常欢愉而写意;而“我在与谁居”,又见得女主人公十分伶仃而落寞。 第二首仍言离情,诗人以不同方式作反复回环的表现。开始两句诗是比,以蒲草“长在水中居”象征女主人公长在家中居住,不能相随夫君而行。又用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水漂流的浮萍来反衬,言蒲不如浮萍之能相随。所以,思妇寄语浮萍,无限感慨。 第三首主题相同,一唱三叹,感情一首比一首深沉。“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这两句诗有兴有比。用蒲草的短叶不出水,比喻思妇不能出门相随夫君。“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在空间上距离那么遥远,女主人公孤单单的形象也就显现出来,而其内心的凄苦也可想而知。诗中没有表示相思之语,而思夫之情自见。 这三首诗在体裁上属于“代内人答体”,表达了女主人公对远游丈夫的思念之情。三首诗是一脉贯通,相互联系的“三部曲”。第一首,行子刚刚出门离家,思妇只提出“我在与谁居”的问题,其离情别绪尚处在发展的起点上。第二首,行子远去,思妇为相思所苦,发出“相随我不如”的叹息。离愁比以前浓重多了。第三首,女主人公内心的孤凄感受随着行子“在万里”而与日俱增,一层深一层,全诗就在感情高潮中戛然而止,余韵无穷。▲
  • 水中生长着青青的菖蒲,水下面一双鱼儿在游玩嬉戏。 如今你要远行到陇州去,谁与我在一起? 水中生长着青青的菖蒲,它一直就在这水中安居。 寄语悠悠飘荡的浮萍草,你能时刻相随,我却不能如浮萍般相随君去。 水中生长着青青的菖蒲,叶子短小无法伸出水。 妇人常年难走出堂屋外,出行的人与我相隔千万里。
  • 第一首诗写送别情景。诗人以青青的水中蒲草起兴,衬托离思的氛围,又以蒲草下有一双鱼儿作比兴,以反衬思妇的孤独。鱼儿成双作对,在水中香蒲下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而诗中女主人公却要与夫君分离。她触景生情,不禁依依不舍,深情地说:您如今要上陇州去,谁跟我在一起呢?语意真率、朴素,是民歌格调。短短四句诗,上下两联形成鲜明的对照:从地域上看,“青青水中蒲”,是风光明丽,一片蓬蓬勃勃的中原河边景色;而“君今上陇去”,却是偏远荒凉的西北边境。从情调上看,“下有一双鱼”,显得非常欢愉而写意;而“我在与谁居”,又见得女主人公十分伶仃而落寞。 第二首仍言离情,诗人以不同方式作反复回环的表现。开始两句诗是比,以蒲草“长在水中居”象征女主人公长在家中居住,不能相随夫君而行。又用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水漂流的浮萍来反衬,言蒲不如浮萍之能相随。所以,思妇寄语浮萍,无限感慨。 第三首主题相同,一唱三叹,感情一首比一首深沉。“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这两句诗有兴有比。用蒲草的短叶不出水,比喻思妇不能出门相随夫君。“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在空间上距离那么遥远,女主人公孤单单的形象也就显现出来,而其内心的凄苦也可想而知。诗中没有表示相思之语,而思夫之情自见。 这三首诗在体裁上属于“代内人答体”,表达了女主人公对远游丈夫的思念之情。三首诗是一脉贯通,相互联系的“三部曲”。第一首,行子刚刚出门离家,思妇只提出“我在与谁居”的问题,其离情别绪尚处在发展的起点上。第二首,行子远去,思妇为相思所苦,发出“相随我不如”的叹息。离愁比以前浓重多了。第三首,女主人公内心的孤凄感受随着行子“在万里”而与日俱增,一层深一层,全诗就在感情高潮中戛然而止,余韵无穷。▲

田园, 山水, 节令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学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唐]韩愈

823

节令, 田园, 山水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初中古诗

晚春

[唐]韩愈

816

亲情, 悼亡, 咏怀

一在天之涯
一在地之角
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
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一在天之涯
一在地之角
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
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高中古诗

祭十二郎文

[唐]韩愈

803

劝学, 哲理, 讽喻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高中古诗

师说

[唐]韩愈

801

哲理, 咏怀, 讽喻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初中古诗

马说

[唐]韩愈

795

送别, 爱国, 思乡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初中古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819

友情, 咏怀, 哲理

一年明月今宵多
人生由命非由他

一年明月今宵多
人生由命非由他

唐诗三百首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唐]韩愈

805

怀古, 咏物, 爱国

石鼓之歌止于此
呜呼吾意其蹉跎

石鼓之歌止于此
呜呼吾意其蹉跎

唐诗三百首

石鼓歌

[唐]韩愈

811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