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山水, 隐逸, 纪游

宿石邑山中

[唐]韩翃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背景

韩翃的生卒年暂无法确考,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也难以考证。它大概是韩翃后期在汴宋、宣武节度使幕府时期途径太行山夜宿石邑时所作。

注释

石邑: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获鹿东南。 浮云:飘动的云。《楚辞·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共:同,与。 山霭(ǎi):山中的云气。唐岑参《高冠谷口招郑鄠》诗:“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望:一作“翠”。迷:分辨不清。 晓月:拂晓的残月。南朝宋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暂:短暂,突然。高:一作“千”。 秋河:秋夜的银河。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背景

韩翃的生卒年暂无法确考,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也难以考证。它大概是韩翃后期在汴宋、宣武节度使幕府时期途径太行山夜宿石邑时所作。

注释

石邑: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获鹿东南。 浮云:飘动的云。《楚辞·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共:同,与。 山霭(ǎi):山中的云气。唐岑参《高冠谷口招郑鄠》诗:“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望:一作“翠”。迷:分辨不清。 晓月:拂晓的残月。南朝宋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暂:短暂,突然。高:一作“千”。 秋河:秋夜的银河。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 韩翃的生卒年暂无法确考,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也难以考证。它大概是韩翃后期在汴宋、宣武节度使幕府时期途径太行山夜宿石邑时所作。
  • 石邑: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获鹿东南。 浮云:飘动的云。《楚辞·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共:同,与。 山霭(ǎi):山中的云气。唐岑参《高冠谷口招郑鄠》诗:“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望:一作“翠”。迷:分辨不清。 晓月:拂晓的残月。南朝宋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暂:短暂,突然。高:一作“千”。 秋河:秋夜的银河。
  • 天上的浮云不能与此山平齐,山峦云雾苍苍远望反更迷离。 拂晓弯月暂时飞隐到高树里,秋夜的银河远隔在数峰以西。
  • 天上的浮云不能与此山平齐,山峦云雾苍苍远望反更迷离。 拂晓弯月暂时飞隐到高树里,秋夜的银河远隔在数峰以西。

节令, 怀古, 咏怀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小学古诗, 唐诗三百首

寒食

[唐]韩翃

咏怀, 友情, 节令

星河秋一雁
砧杵夜千家

星河秋一雁
砧杵夜千家

唐诗三百首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唐]韩翃

爱情, 闺怨, 悼亡

章台柳
章台柳
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
也应攀折他人手

章台柳
章台柳
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
也应攀折他人手

章台柳·寄柳氏

[唐]韩翃

送别, 友情, 思乡

别后此心君自见
山中何事不相思

别后此心君自见
山中何事不相思

送长史李少府入蜀

[唐]韩翃

742

送别, 友情, 田园

风吹山带遥知雨
露湿荷裳已报秋

风吹山带遥知雨
露湿荷裳已报秋

送客归江州

[唐]韩翃

送别, 友情, 思乡

别后依依寒食里
共君携手在东田

别后依依寒食里
共君携手在东田

送冷朝阳还上元

[唐]韩翃

76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