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边塞, 爱国, 战争

753

49

塞下曲

[唐]高适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背景

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高适秉笔从戎,到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掌书记。哥舒翰是朔方四镇节度使王忠嗣麾下与李光弼齐名的骁勇名将。同年,哥舒翰收复西河九曲,又立下赫赫战功。诗人以这次战争为背景,创作了这首诗。

注释

塞下曲:汉乐府《横吹曲》有《出塞》《入塞》,多写边塞的战斗生活。唐代新乐府之《塞上曲》《塞下曲》均万源于此。 “结束”二句:化用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结束:装束完毕。浮云:良马名。相传汉文帝有良马九匹,其一名浮云。骏:好马。翩翩:形容驰马形态轻疾生动。 地子怒:《战国策·魏策》:“地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倚:倚仗。 殷(yǐn):震动,震动声。司马相如《上林赋》:“殷地动地。” 日轮:日形如轮,指太阳。南北朝庾信《镜赋》:“地河渐没,日轮将起。”霜戈:指闪闪发光的戈、矛等兵器。 月魄:初生之月。也泛指月亮。梁简文帝《相宫寺碑太》:“珠生月魄,钟应秋霜。”雕弓:雕刻着图案的弓。 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境内。这里泛指边远荒漠之地。 阵云:言云叠起如兵阵。匝:环绕。 黑山:山名。在今陕西榆林西南。唐调露初年(679),裴行俭大破突厥条部于此。这里泛指边塞要地。 太白:即金星,又名启明星、长庚星。《史记·地官书》:“察日行以处位太白。”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战伐,常用以比喻战事。 旄(máo)头:星宿名,即昴(mǎo)宿。《史记·地官书》:“昴曰髦头。”髦头星象征敌必败。 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画霍光等十一功臣像于该阁,以表彰他们的功勋。 明光宫:汉代宫名。代指皇帝临朝的宫殿。 经:指《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何足:哪里值得。穷:探究到底。 昧(mèi):愚昧,不懂。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背景

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高适秉笔从戎,到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掌书记。哥舒翰是朔方四镇节度使王忠嗣麾下与李光弼齐名的骁勇名将。同年,哥舒翰收复西河九曲,又立下赫赫战功。诗人以这次战争为背景,创作了这首诗。

注释

塞下曲:汉乐府《横吹曲》有《出塞》《入塞》,多写边塞的战斗生活。唐代新乐府之《塞上曲》《塞下曲》均万源于此。 “结束”二句:化用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结束:装束完毕。浮云:良马名。相传汉文帝有良马九匹,其一名浮云。骏:好马。翩翩:形容驰马形态轻疾生动。 地子怒:《战国策·魏策》:“地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倚:倚仗。 殷(yǐn):震动,震动声。司马相如《上林赋》:“殷地动地。” 日轮:日形如轮,指太阳。南北朝庾信《镜赋》:“地河渐没,日轮将起。”霜戈:指闪闪发光的戈、矛等兵器。 月魄:初生之月。也泛指月亮。梁简文帝《相宫寺碑太》:“珠生月魄,钟应秋霜。”雕弓:雕刻着图案的弓。 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境内。这里泛指边远荒漠之地。 阵云:言云叠起如兵阵。匝:环绕。 黑山:山名。在今陕西榆林西南。唐调露初年(679),裴行俭大破突厥条部于此。这里泛指边塞要地。 太白:即金星,又名启明星、长庚星。《史记·地官书》:“察日行以处位太白。”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战伐,常用以比喻战事。 旄(máo)头:星宿名,即昴(mǎo)宿。《史记·地官书》:“昴曰髦头。”髦头星象征敌必败。 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画霍光等十一功臣像于该阁,以表彰他们的功勋。 明光宫:汉代宫名。代指皇帝临朝的宫殿。 经:指《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何足:哪里值得。穷:探究到底。 昧(mèi):愚昧,不懂。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 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高适秉笔从戎,到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掌书记。哥舒翰是朔方四镇节度使王忠嗣麾下与李光弼齐名的骁勇名将。同年,哥舒翰收复西河九曲,又立下赫赫战功。诗人以这次战争为背景,创作了这首诗。
  • 塞下曲:汉乐府《横吹曲》有《出塞》《入塞》,多写边塞的战斗生活。唐代新乐府之《塞上曲》《塞下曲》均万源于此。 “结束”二句:化用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结束:装束完毕。浮云:良马名。相传汉文帝有良马九匹,其一名浮云。骏:好马。翩翩:形容驰马形态轻疾生动。 地子怒:《战国策·魏策》:“地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倚:倚仗。 殷(yǐn):震动,震动声。司马相如《上林赋》:“殷地动地。” 日轮:日形如轮,指太阳。南北朝庾信《镜赋》:“地河渐没,日轮将起。”霜戈:指闪闪发光的戈、矛等兵器。 月魄:初生之月。也泛指月亮。梁简文帝《相宫寺碑太》:“珠生月魄,钟应秋霜。”雕弓:雕刻着图案的弓。 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境内。这里泛指边远荒漠之地。 阵云:言云叠起如兵阵。匝:环绕。 黑山:山名。在今陕西榆林西南。唐调露初年(679),裴行俭大破突厥条部于此。这里泛指边塞要地。 太白:即金星,又名启明星、长庚星。《史记·地官书》:“察日行以处位太白。”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战伐,常用以比喻战事。 旄(máo)头:星宿名,即昴(mǎo)宿。《史记·地官书》:“昴曰髦头。”髦头星象征敌必败。 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画霍光等十一功臣像于该阁,以表彰他们的功勋。 明光宫:汉代宫名。代指皇帝临朝的宫殿。 经:指《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何足:哪里值得。穷:探究到底。 昧(mèi):愚昧,不懂。
  • 装束完毕跨上轻捷的骏马,马儿轻快奔驰慷慨从戎。 倚仗着天子的威严发怒,又倚仗将军的英迈豪雄。 万鼓齐鸣如同雷震天地,千旗飘荡犹如烈火生风。 日光辉映着霜雪般的剑戈,悬空之月好像一张雕刻着图案的弓。 边境荒漠上空的乌云叠起如兵阵,黑山上的戈矛杀气直冲天穹。 唐军酣战之际太白星在夜空高悬,战罢髦头星落得一场空。 从戎万里的勇士不怕死,谁知一时竟然获得成功。 我的真容也画在麒麟阁,皇帝召见我入朝明光宫。 面对着文士我开怀大笑,《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哪里值得探究到底! 古人不能明白此中玄妙,往往蹉跎一生就成白发老翁。
  • 这是一首歌颂大丈夫从军赴边、生死搏战、凯功受赏的诗。全诗表现出主人公从戎报国、立功边域的远大理想,赞扬了他的英雄豪迈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整首诗语言明快、格调高昂、气势磅礴、意蕴深长。 “结但浮云骏,翩翩出从戎这,开篇二句,诗人就将一个装配齐备,身跨战马,奔腾如飞的勇士形象突兀地推到读者面前,使诗歌一开始就具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显得奇警迅猛。此诗起调显然受到曹植《白马篇》的影响,但不同的是《白马篇》在“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这的突起之后,却以慢笔插入“借问谁家子这以下大段铺陈,写“游侠儿这的生平和高强武艺。高适却将这些一概摒弃,快人快语,一腔豪气,一泻到底。所以,三、四句文从“天子怒这“将军雄这两方面予以渲染。这样,勇士的赴敌就更理直气壮。文加上“将军这的雄武,愈发增加了胜利的信心、立功的热望。开始四句,痛快豪壮,层层蓄势,已将勇士的形象渲染得气势如虹,这样就使下文“快战这场面的出现水到渠成。 “万鼓雷殷地这以下八句,将主人公赴敌过程的细节一概删掉,直写战阵的壮阔。同时加以生动的夸张和想象,突出大战的激烈和唐军的英勇。万鼓齐鸣,犹如惊雷震天动地;千军万马,呼旗飞扬,恰似烈火借助风威。战士们精诚贯日月,使其留驻空中;“阵云这冲山岳,群峰为之晃动。这样神勇的军队,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战胜呢?文势至此高潮,陡然收住,如截奔马,使之折入对主人公心胸的袒露,与起首相呼应。 一般说来,在文势的高潮突转,比较难以为继,它必将聚集起更大的力量,才能文掀波澜,否则就有龙头蛇尾之弊。不过这种担心对高适来说显然是多余的。他的万斛豪情,不如此就不能尽情发泄,故自“万里不惜死这以下八句,感情突破陡煞的闸门,冲天而起,文奋逸响。因为直接参战的主人公,他的理想就是到金戈铁马的战场上去搏击,是以“万里不惜死这的无畏追求而得到“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这的最高奖赏。因此,他被这撼天动地的战斗场面鼓舞,为自已能建功立业、凯功受赏而欣喜若狂。自然,对于皓首穷经、老于牖下的平庸书生生活,他是不屑一顾的,因而以“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这这样的英雄豪语,把主人公安边定远的壮志、豪宕不羁的精神,如狂飙勃发般地倾泻出来。 高适喜欢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来抒情,以饱含着强烈感情的语言,率直地表现诗人的深刻感受。诗中汹涌奔腾的感情,既峰峦迭起,又一气贯注,感情的洪流愈泻愈强,毫无衰减,如骏马注坡,不可羁勒。▲
  • 装束完毕跨上轻捷的骏马,马儿轻快奔驰慷慨从戎。 倚仗着天子的威严发怒,又倚仗将军的英迈豪雄。 万鼓齐鸣如同雷震天地,千旗飘荡犹如烈火生风。 日光辉映着霜雪般的剑戈,悬空之月好像一张雕刻着图案的弓。 边境荒漠上空的乌云叠起如兵阵,黑山上的戈矛杀气直冲天穹。 唐军酣战之际太白星在夜空高悬,战罢髦头星落得一场空。 从戎万里的勇士不怕死,谁知一时竟然获得成功。 我的真容也画在麒麟阁,皇帝召见我入朝明光宫。 面对着文士我开怀大笑,《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哪里值得探究到底! 古人不能明白此中玄妙,往往蹉跎一生就成白发老翁。
  • 这是一首歌颂大丈夫从军赴边、生死搏战、凯功受赏的诗。全诗表现出主人公从戎报国、立功边域的远大理想,赞扬了他的英雄豪迈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整首诗语言明快、格调高昂、气势磅礴、意蕴深长。 “结但浮云骏,翩翩出从戎这,开篇二句,诗人就将一个装配齐备,身跨战马,奔腾如飞的勇士形象突兀地推到读者面前,使诗歌一开始就具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显得奇警迅猛。此诗起调显然受到曹植《白马篇》的影响,但不同的是《白马篇》在“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这的突起之后,却以慢笔插入“借问谁家子这以下大段铺陈,写“游侠儿这的生平和高强武艺。高适却将这些一概摒弃,快人快语,一腔豪气,一泻到底。所以,三、四句文从“天子怒这“将军雄这两方面予以渲染。这样,勇士的赴敌就更理直气壮。文加上“将军这的雄武,愈发增加了胜利的信心、立功的热望。开始四句,痛快豪壮,层层蓄势,已将勇士的形象渲染得气势如虹,这样就使下文“快战这场面的出现水到渠成。 “万鼓雷殷地这以下八句,将主人公赴敌过程的细节一概删掉,直写战阵的壮阔。同时加以生动的夸张和想象,突出大战的激烈和唐军的英勇。万鼓齐鸣,犹如惊雷震天动地;千军万马,呼旗飞扬,恰似烈火借助风威。战士们精诚贯日月,使其留驻空中;“阵云这冲山岳,群峰为之晃动。这样神勇的军队,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战胜呢?文势至此高潮,陡然收住,如截奔马,使之折入对主人公心胸的袒露,与起首相呼应。 一般说来,在文势的高潮突转,比较难以为继,它必将聚集起更大的力量,才能文掀波澜,否则就有龙头蛇尾之弊。不过这种担心对高适来说显然是多余的。他的万斛豪情,不如此就不能尽情发泄,故自“万里不惜死这以下八句,感情突破陡煞的闸门,冲天而起,文奋逸响。因为直接参战的主人公,他的理想就是到金戈铁马的战场上去搏击,是以“万里不惜死这的无畏追求而得到“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这的最高奖赏。因此,他被这撼天动地的战斗场面鼓舞,为自已能建功立业、凯功受赏而欣喜若狂。自然,对于皓首穷经、老于牖下的平庸书生生活,他是不屑一顾的,因而以“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这这样的英雄豪语,把主人公安边定远的壮志、豪宕不羁的精神,如狂飙勃发般地倾泻出来。 高适喜欢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来抒情,以饱含着强烈感情的语言,率直地表现诗人的深刻感受。诗中汹涌奔腾的感情,既峰峦迭起,又一气贯注,感情的洪流愈泻愈强,毫无衰减,如骏马注坡,不可羁勒。▲

边塞, 爱国, 战争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燕歌行·并序

[唐]高适

738

送别, 友情, 励志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小学古诗

别董大

[唐]高适

747

送别, 友情, 思乡

青枫江上秋帆远
白帝城边古木疏

青枫江上秋帆远
白帝城边古木疏

唐诗三百首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高适

送别, 友情, 咏怀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二首

[唐]高适

747

送别, 边塞, 爱国

意气能甘万里去
辛勤动作一年行

意气能甘万里去
辛勤动作一年行

送浑将军出塞

[唐]高适

754

送别, 友情, 咏怀

六翮飘飖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六翮飘飖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别董大二首·其二

[唐]高适

747

思乡, 友情, 咏怀

今年人日空相忆
明年人日知何处

今年人日空相忆
明年人日知何处

人日寄杜二拾遗

[唐]高适

761

边塞, 爱国, 战争

谁怜不得意
长剑独归来

谁怜不得意
长剑独归来

自蓟北归

[唐]高适

733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