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边塞, 战争, 民生

754

36

胡歌

[唐]岑参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

​背景

公元754年(唐天宝十三载),诗人赴北庭都护府任职于封常清军幕,这首诗作于同年。天宝年间,府兵制已完全破坏,边镇军队大量扩充。募兵制实行后,大量内附的少数民族人物进入军队,边镇上多有蕃将,而一些将领生活骄奢淫逸,岑参有感作此诗。

注释

黑姓蕃王:指统辖一方的少数民族王侯或高级将领。黑姓,是西突厥的一个部族,唐开元、天宝时代,西突厥分为黄姓、黑姓两部。这里未必是确指,当泛指某少数民族将领。貂鼠裘:即韶皮袍子。 葡萄宫锦:绣有葡萄图案的丝织品。宫锦,王宫中所用的名贵丝织品。醉缠头:唐人宴会时,常酒酣起舞,赠舞者以缠头。缠头,古时歌舞的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妆饰,称为“缠头”。 关西:指函谷关以西地区。汉代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说法。 行兵:统兵作战。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

​背景

公元754年(唐天宝十三载),诗人赴北庭都护府任职于封常清军幕,这首诗作于同年。天宝年间,府兵制已完全破坏,边镇军队大量扩充。募兵制实行后,大量内附的少数民族人物进入军队,边镇上多有蕃将,而一些将领生活骄奢淫逸,岑参有感作此诗。

注释

黑姓蕃王:指统辖一方的少数民族王侯或高级将领。黑姓,是西突厥的一个部族,唐开元、天宝时代,西突厥分为黄姓、黑姓两部。这里未必是确指,当泛指某少数民族将领。貂鼠裘:即韶皮袍子。 葡萄宫锦:绣有葡萄图案的丝织品。宫锦,王宫中所用的名贵丝织品。醉缠头:唐人宴会时,常酒酣起舞,赠舞者以缠头。缠头,古时歌舞的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妆饰,称为“缠头”。 关西:指函谷关以西地区。汉代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说法。 行兵:统兵作战。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 公元754年(唐天宝十三载),诗人赴北庭都护府任职于封常清军幕,这首诗作于同年。天宝年间,府兵制已完全破坏,边镇军队大量扩充。募兵制实行后,大量内附的少数民族人物进入军队,边镇上多有蕃将,而一些将领生活骄奢淫逸,岑参有感作此诗。
  • 黑姓蕃王:指统辖一方的少数民族王侯或高级将领。黑姓,是西突厥的一个部族,唐开元、天宝时代,西突厥分为黄姓、黑姓两部。这里未必是确指,当泛指某少数民族将领。貂鼠裘:即韶皮袍子。 葡萄宫锦:绣有葡萄图案的丝织品。宫锦,王宫中所用的名贵丝织品。醉缠头:唐人宴会时,常酒酣起舞,赠舞者以缠头。缠头,古时歌舞的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妆饰,称为“缠头”。 关西:指函谷关以西地区。汉代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说法。 行兵:统兵作战。
  • 黑姓蕃王身穿貂鼠皮袭,酒醉之后,便把绣有葡萄图案的宫锦作为赏赐之物送给舞女。 而边关老将却因能征善战,年已七十仍无休止地统兵戍边。
  • 诗的前两句写边镇少数民族将领的逸乐,后两句写关西老将长期征战之苦。诗人把“黑姓蕃王”与“关西老将”作鲜明对照,表现了汉、蕃两族将领的苦乐不均,这首诗就上升到了政治层面,使诗歌境界得到了提升。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两句写边镇少数民族将领的逸乐。从三个方面写黑姓蕃王的生活:一是穿着:貂鼠裘以示名贵;二是宴饮:写纵荡不羁;三是玩物:葡萄宫锦以示器物的奢侈。写边镇蕃王,不去写他的军事生活,而是选择一些细节写他的享乐生活,可以看出他们的地位,他们的骄纵。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两句写关西老将长期征战之苦。“能”,主要不是说具有能力,而是说其不得已。一个“苦”字,是关西老将全部征战生活的写照。“七十”,写出了老将年迈而非确指。“仍”概括了老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征战生活,“苦”字自在其中。写“关西老将”专写其征战生活,与“黑姓蕃王”适成鲜明对照。“黑姓蕃王”逸乐如彼,“关西老将”苦战如此,诗人因而感慨。诗中仅把两种鲜明对照的现象作客观罗列,而写的实际是诗人所感。 岑参这篇作品以自己边地所见把“黑姓蕃王”与“关西老将”作鲜明对照,表现了汉、蕃两族将领的苦乐不均,这样,这首诗就上升到了政治层面,使诗歌境界得到了提升。▲
  • 黑姓蕃王身穿貂鼠皮袭,酒醉之后,便把绣有葡萄图案的宫锦作为赏赐之物送给舞女。 而边关老将却因能征善战,年已七十仍无休止地统兵戍边。
  • 诗的前两句写边镇少数民族将领的逸乐,后两句写关西老将长期征战之苦。诗人把“黑姓蕃王”与“关西老将”作鲜明对照,表现了汉、蕃两族将领的苦乐不均,这首诗就上升到了政治层面,使诗歌境界得到了提升。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两句写边镇少数民族将领的逸乐。从三个方面写黑姓蕃王的生活:一是穿着:貂鼠裘以示名贵;二是宴饮:写纵荡不羁;三是玩物:葡萄宫锦以示器物的奢侈。写边镇蕃王,不去写他的军事生活,而是选择一些细节写他的享乐生活,可以看出他们的地位,他们的骄纵。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两句写关西老将长期征战之苦。“能”,主要不是说具有能力,而是说其不得已。一个“苦”字,是关西老将全部征战生活的写照。“七十”,写出了老将年迈而非确指。“仍”概括了老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征战生活,“苦”字自在其中。写“关西老将”专写其征战生活,与“黑姓蕃王”适成鲜明对照。“黑姓蕃王”逸乐如彼,“关西老将”苦战如此,诗人因而感慨。诗中仅把两种鲜明对照的现象作客观罗列,而写的实际是诗人所感。 岑参这篇作品以自己边地所见把“黑姓蕃王”与“关西老将”作鲜明对照,表现了汉、蕃两族将领的苦乐不均,这样,这首诗就上升到了政治层面,使诗歌境界得到了提升。▲

送别, 边塞, 思乡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初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754

思乡, 送别, 行旅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初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逢入京使

[唐]岑参

749

思乡, 边塞, 爱国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初中古诗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757

应制, 爱国, 咏怀

花迎剑佩星初落
柳拂旌旗露未干

花迎剑佩星初落
柳拂旌旗露未干

唐诗三百首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唐]岑参

758

送别, 边塞, 爱国

四边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

四边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

唐诗三百首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岑参

754

友情, 爱国, 咏怀

白发悲花落
青云羡鸟飞

白发悲花落
青云羡鸟飞

唐诗三百首

寄左省杜拾遗

[唐]岑参

757

山水, 咏怀, 隐逸

突兀压神州
峥嵘如鬼工

突兀压神州
峥嵘如鬼工

唐诗三百首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唐]岑参

752

送别, 边塞, 爱国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诗三百首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岑参

754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