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闺怨, 爱情, 咏怀

742

44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

[唐]王昌龄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背景

由于王昌龄的籍贯、生卒年及其他重要的生平事迹记载不一,他的作品大都无法编年,因而,这《长信秋词五首》写于何时亦难以确知。根据新旧唐书本传及有关论著的推考,大致可知王昌龄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生年在天授元年(690)至圣历元年(698年)之间,卒年在至德二载(757年)前后。开元十五年(727年),他三十多岁始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又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汜水县尉。曾两次被贬。这组诗五首当写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第二次被贬之前。此诗为组诗第三首。

注释

奉帚:持帚洒扫。多指嫔妃失宠而被冷落。 平明:指天亮。 金殿:指宫殿。一作“秋殿”。 团扇:即圆形的扇子。班婕妤曾作《团扇诗》。 玉颜:指姣美如玉的容颜,这里暗指班婕妤自己。 寒鸦:寒天的乌鸦;受冻的乌鸦。暗指掩袖工谄、心狠手辣的赵飞燕姐妹。 昭阳:汉代宫殿名,代指赵飞燕姐妹与汉成帝居住之处。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背景

由于王昌龄的籍贯、生卒年及其他重要的生平事迹记载不一,他的作品大都无法编年,因而,这《长信秋词五首》写于何时亦难以确知。根据新旧唐书本传及有关论著的推考,大致可知王昌龄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生年在天授元年(690)至圣历元年(698年)之间,卒年在至德二载(757年)前后。开元十五年(727年),他三十多岁始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又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汜水县尉。曾两次被贬。这组诗五首当写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第二次被贬之前。此诗为组诗第三首。

注释

奉帚:持帚洒扫。多指嫔妃失宠而被冷落。 平明:指天亮。 金殿:指宫殿。一作“秋殿”。 团扇:即圆形的扇子。班婕妤曾作《团扇诗》。 玉颜:指姣美如玉的容颜,这里暗指班婕妤自己。 寒鸦:寒天的乌鸦;受冻的乌鸦。暗指掩袖工谄、心狠手辣的赵飞燕姐妹。 昭阳:汉代宫殿名,代指赵飞燕姐妹与汉成帝居住之处。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 由于王昌龄的籍贯、生卒年及其他重要的生平事迹记载不一,他的作品大都无法编年,因而,这《长信秋词五首》写于何时亦难以确知。根据新旧唐书本传及有关论著的推考,大致可知王昌龄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生年在天授元年(690)至圣历元年(698年)之间,卒年在至德二载(757年)前后。开元十五年(727年),他三十多岁始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又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汜水县尉。曾两次被贬。这组诗五首当写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第二次被贬之前。此诗为组诗第三首。
  • 奉帚:持帚洒扫。多指嫔妃失宠而被冷落。 平明:指天亮。 金殿:指宫殿。一作“秋殿”。 团扇:即圆形的扇子。班婕妤曾作《团扇诗》。 玉颜:指姣美如玉的容颜,这里暗指班婕妤自己。 寒鸦:寒天的乌鸦;受冻的乌鸦。暗指掩袖工谄、心狠手辣的赵飞燕姐妹。 昭阳:汉代宫殿名,代指赵飞燕姐妹与汉成帝居住之处。
  • 天亮就拿起扫帚打扫金殿尘埃,百无聊赖时手执团扇且共徘徊。 美丽的容颜还不如乌鸦的姿色,它还能带着昭阳殿的日影飞来。
  • 诗中前两句写天色方晓,金殿已开,就拿起扫帚,从事打扫,这是每天刻板的工作和生活;打扫之余,别无他事,就手执团扇,且共徘徊,这是一时的偷闲和沉思。徘徊,写心情之不定,团扇,喻失宠之可悲。说“暂将”则更见出孤寂无聊,唯有袖中此扇,命运相同,可以徘徊与共而已。 后两句进一步用一个巧妙的比喻来发挥这位宫女的怨情,仍承用班婕妤故事。昭阳,汉殿,即赵飞燕姊妹所居。时当秋日,故鸦称寒鸦。古代以日喻帝王,故日影即指君恩。寒鸦能从昭阳殿上飞过,所以它们身上还带有昭阳日影,而自己深居长信,君王从不一顾,则虽有洁白如玉的容颜,倒反而不及浑身乌黑的老鸦了。她怨恨的是,自己不但不如同类的人,而且不如异类的物——小小的、丑陋的乌鸦。按照一般情况,“拟人必于其伦”,也就是以美的比美的,丑的比丑的,可是玉颜之白与鸦羽之黑,极不相类;不但不类,而且相反,拿来作比,就增强了表达效果。因为如果都是玉颜,则虽略有高下,未必相差很远,那么,她的怨苦,她的不甘心,就不会如此深刻了,而上用“不及”,下用“犹带”,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其实是非常深沉的怨愤。凡此种种,都使得这首诗成为宫怨诗的佳作。▲
  • 天亮就拿起扫帚打扫金殿尘埃,百无聊赖时手执团扇且共徘徊。 美丽的容颜还不如乌鸦的姿色,它还能带着昭阳殿的日影飞来。
  • 诗中前两句写天色方晓,金殿已开,就拿起扫帚,从事打扫,这是每天刻板的工作和生活;打扫之余,别无他事,就手执团扇,且共徘徊,这是一时的偷闲和沉思。徘徊,写心情之不定,团扇,喻失宠之可悲。说“暂将”则更见出孤寂无聊,唯有袖中此扇,命运相同,可以徘徊与共而已。 后两句进一步用一个巧妙的比喻来发挥这位宫女的怨情,仍承用班婕妤故事。昭阳,汉殿,即赵飞燕姊妹所居。时当秋日,故鸦称寒鸦。古代以日喻帝王,故日影即指君恩。寒鸦能从昭阳殿上飞过,所以它们身上还带有昭阳日影,而自己深居长信,君王从不一顾,则虽有洁白如玉的容颜,倒反而不及浑身乌黑的老鸦了。她怨恨的是,自己不但不如同类的人,而且不如异类的物——小小的、丑陋的乌鸦。按照一般情况,“拟人必于其伦”,也就是以美的比美的,丑的比丑的,可是玉颜之白与鸦羽之黑,极不相类;不但不类,而且相反,拿来作比,就增强了表达效果。因为如果都是玉颜,则虽略有高下,未必相差很远,那么,她的怨苦,她的不甘心,就不会如此深刻了,而上用“不及”,下用“犹带”,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其实是非常深沉的怨愤。凡此种种,都使得这首诗成为宫怨诗的佳作。▲

边塞, 爱国, 战争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小学古诗, 唐诗三百首

出塞

[唐]王昌龄

送别, 友情, 思乡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小学古诗, 唐诗三百首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742

爱情, 田园, 山水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小学古诗

采莲曲

[唐]王昌龄

748

边塞, 爱国, 战争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小学古诗

从军行七首

[唐]王昌龄

闺怨, 爱情, 咏怀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唐诗三百首

长信怨五首

[唐]王昌龄

727

艳情, 讽喻, 闺怨

昨夜风开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
帘外春寒赐锦袍

昨夜风开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
帘外春寒赐锦袍

唐诗三百首

春宫曲

[唐]王昌龄

闺怨, 爱情, 节令

西宫夜静百花香
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
朦胧树色隐昭阳

西宫夜静百花香
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
朦胧树色隐昭阳

西宫春怨

[唐]王昌龄

边塞, 爱国, 思乡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七首·其二

[唐]王昌龄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