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亲情, 送别, 劝学

811

39

燕诗示刘叟

[唐]白居易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根据题目可知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孩子独自远走高飞的刘姓老汉。

注释

翩翩(piān):鸟飞轻疾的样子。 椽(chuán):装于屋顶以支持屋顶盖材料的木杆。 索食:求食。孜(zī):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黄口:小儿。《淮南子·汜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高诱注:“黄口,幼也。” 觜 (zī ):觜爪指鸟类的爪和嘴。敝(bì):这里指疲惫,困乏,衰败。 心力:指精神与体力。 须臾(yú):顷刻;瞬间。 雏(chú):幼小的鸟。 刷毛:整理羽毛。 庭树枝:庭院里的树枝。 “举翅”句:向上伸起翅膀而不回头看。 啁啾(zhōu jiū):形容鸟叫声、奏乐声等。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根据题目可知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孩子独自远走高飞的刘姓老汉。

注释

翩翩(piān):鸟飞轻疾的样子。 椽(chuán):装于屋顶以支持屋顶盖材料的木杆。 索食:求食。孜(zī):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黄口:小儿。《淮南子·汜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高诱注:“黄口,幼也。” 觜 (zī ):觜爪指鸟类的爪和嘴。敝(bì):这里指疲惫,困乏,衰败。 心力:指精神与体力。 须臾(yú):顷刻;瞬间。 雏(chú):幼小的鸟。 刷毛:整理羽毛。 庭树枝:庭院里的树枝。 “举翅”句:向上伸起翅膀而不回头看。 啁啾(zhōu jiū):形容鸟叫声、奏乐声等。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根据题目可知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孩子独自远走高飞的刘姓老汉。
  • 翩翩(piān):鸟飞轻疾的样子。 椽(chuán):装于屋顶以支持屋顶盖材料的木杆。 索食:求食。孜(zī):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黄口:小儿。《淮南子·汜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高诱注:“黄口,幼也。” 觜 (zī ):觜爪指鸟类的爪和嘴。敝(bì):这里指疲惫,困乏,衰败。 心力:指精神与体力。 须臾(yú):顷刻;瞬间。 雏(chú):幼小的鸟。 刷毛:整理羽毛。 庭树枝:庭院里的树枝。 “举翅”句:向上伸起翅膀而不回头看。 啁啾(zhōu jiū):形容鸟叫声、奏乐声等。
  • 屋梁上来了一双燕子,翩翩飞舞,一雄一雌。 衔泥在椽条间垒窝,一窝生下乳燕四只。 四只乳燕日夜成长,求食的叫声喳喳不住。 青虫不容易抓到,黄口小燕似乎从来没吃饱饭。 双燕用爪抓,用嘴衔,气力用尽,不知疲倦。 不一会儿往返十来转,还怕饿着窝里的小燕。 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喂肥了小燕。 喃喃不断教小燕发音,一一为它们梳理打扮。 小燕一朝羽毛长得丰满,引上了庭院里的树枝,再不回头,随着风儿四下飞散。 雌雄双燕,空中叫喊,声嘶力竭,也唤不回还。 只好回到空窝里面,悲鸣通宵不断! 老燕啊,切莫悲叹,你们应当回想从前:想想你们是乳燕的时代,也同样远走高飞,抛弃父母那时父母多么挂念,今天你们应有体验!
  • 赏析此诗的内容,要能够透过双燕辛劳抚育幼燕的经过,深刻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借鉴此诗的表达技巧,要准确知道诗中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绘声——索食声孜孜,借代——黄口,对比——母瘦雏渐肥,对偶——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拟人——声尽呼不归,呼告——燕燕尔勿悲。 雌与雄为叟,四儿为爱子。
  • 屋梁上来了一双燕子,翩翩飞舞,一雄一雌。 衔泥在椽条间垒窝,一窝生下乳燕四只。 四只乳燕日夜成长,求食的叫声喳喳不住。 青虫不容易抓到,黄口小燕似乎从来没吃饱饭。 双燕用爪抓,用嘴衔,气力用尽,不知疲倦。 不一会儿往返十来转,还怕饿着窝里的小燕。 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喂肥了小燕。 喃喃不断教小燕发音,一一为它们梳理打扮。 小燕一朝羽毛长得丰满,引上了庭院里的树枝,再不回头,随着风儿四下飞散。 雌雄双燕,空中叫喊,声嘶力竭,也唤不回还。 只好回到空窝里面,悲鸣通宵不断! 老燕啊,切莫悲叹,你们应当回想从前:想想你们是乳燕的时代,也同样远走高飞,抛弃父母那时父母多么挂念,今天你们应有体验!
  • 赏析此诗的内容,要能够透过双燕辛劳抚育幼燕的经过,深刻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借鉴此诗的表达技巧,要准确知道诗中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绘声——索食声孜孜,借代——黄口,对比——母瘦雏渐肥,对偶——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拟人——声尽呼不归,呼告——燕燕尔勿悲。 雌与雄为叟,四儿为爱子。

送别, 咏物, 田园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小学古诗, 唐诗三百首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788

思乡, 山水, 咏怀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宋词三百首, 小学古诗

忆江南

[唐]白居易

837

爱情, 悼亡, 闺怨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高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长恨歌

[唐]白居易

806

送别, 咏怀, 民生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高中古诗, 唐诗三百首

琵琶行

[唐]白居易

816

叙事, 田园, 咏物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学古诗

池上

[唐]白居易

835

山水, 田园, 隐逸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小学古诗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817

山水, 田园, 隐逸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小学古诗

暮江吟

[唐]白居易

822

山水, 田园, 节令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初中古诗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823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