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爱国, 干谒, 咏怀

817

49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唐]韩愈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背景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淮西大捷凯旋途中。当时韩愈以行军司马身份随军,即将向华州进发,为抒发胜利豪情而作此诗。

注释

次:驻军。潼关:在陕西潼关县北,于东汉末设,为秦、晋、豫交通要塞。张十二阁老使君:即张贾,时任华州刺史,故称使君;他曾在门下省做过给事中,当时通行将中书、门下二省的官员称为“阁老”。 荆山:又名覆釜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境内。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南。 四扇开:指潼关的四扇关门大开。关门东西各两扇。 刺史:指华州刺史张贾。莫辞迎候远:因华州距潼关尚有一百二十里,故云莫辞远。 相公:指平淮大军统帅、宰相裴度。蔡州:淮西藩将吴元济的大本营。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唐军破蔡州,生擒吴元济。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背景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淮西大捷凯旋途中。当时韩愈以行军司马身份随军,即将向华州进发,为抒发胜利豪情而作此诗。

注释

次:驻军。潼关:在陕西潼关县北,于东汉末设,为秦、晋、豫交通要塞。张十二阁老使君:即张贾,时任华州刺史,故称使君;他曾在门下省做过给事中,当时通行将中书、门下二省的官员称为“阁老”。 荆山:又名覆釜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境内。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南。 四扇开:指潼关的四扇关门大开。关门东西各两扇。 刺史:指华州刺史张贾。莫辞迎候远:因华州距潼关尚有一百二十里,故云莫辞远。 相公:指平淮大军统帅、宰相裴度。蔡州:淮西藩将吴元济的大本营。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唐军破蔡州,生擒吴元济。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淮西大捷凯旋途中。当时韩愈以行军司马身份随军,即将向华州进发,为抒发胜利豪情而作此诗。
  • 次:驻军。潼关:在陕西潼关县北,于东汉末设,为秦、晋、豫交通要塞。张十二阁老使君:即张贾,时任华州刺史,故称使君;他曾在门下省做过给事中,当时通行将中书、门下二省的官员称为“阁老”。 荆山:又名覆釜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境内。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南。 四扇开:指潼关的四扇关门大开。关门东西各两扇。 刺史:指华州刺史张贾。莫辞迎候远:因华州距潼关尚有一百二十里,故云莫辞远。 相公:指平淮大军统帅、宰相裴度。蔡州:淮西藩将吴元济的大本营。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唐军破蔡州,生擒吴元济。
  • 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刺史大人莫说迎接路途远,宰相裴度刚破蔡州凯旋回。
  • 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刺史大人莫说迎接路途远,宰相裴度刚破蔡州凯旋回。

田园, 山水, 节令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学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唐]韩愈

823

节令, 田园, 山水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初中古诗

晚春

[唐]韩愈

816

亲情, 悼亡, 咏怀

一在天之涯
一在地之角
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
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一在天之涯
一在地之角
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
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高中古诗

祭十二郎文

[唐]韩愈

803

劝学, 哲理, 讽喻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高中古诗

师说

[唐]韩愈

801

哲理, 咏怀, 讽喻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初中古诗

马说

[唐]韩愈

795

送别, 爱国, 思乡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初中古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819

友情, 咏怀, 哲理

一年明月今宵多
人生由命非由他

一年明月今宵多
人生由命非由他

唐诗三百首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唐]韩愈

805

怀古, 咏物, 爱国

石鼓之歌止于此
呜呼吾意其蹉跎

石鼓之歌止于此
呜呼吾意其蹉跎

唐诗三百首

石鼓歌

[唐]韩愈

811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