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友情, 劝学, 咏怀

783

46

逢杨开府

[唐]韦应物

创作年份

作者时龄

作品题材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 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 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 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 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 非才果不容,出守抚惸嫠。 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 坐客何由识,惟有故人知。

​背景

此诗作于建中四年(783)夏诗人赴任滁州刺史旅程中。他在路上遇到一位姓杨的老朋友,两人对彼此少年时期的生活都很熟悉。诗人追叙自己的往事和经历,创作了这首诗。

注释

杨开府:生平不详,应该是诗人天宝年间作三卫郎时的旧交。开府是“开府仪同三司”的简称,等级从一品,但在当时只是文职散官的虚衔,并非真正做过从一品的职事官。 武皇帝:唐代诗人常用汉武帝来代指唐玄宗,故称武皇帝。另有一说,认为玄宗曾六受尊号,其中“神武”尊号始终沿用,“武”即“神武”尊号的省称。 恩私:恩宠。 里:乡里。 横:蛮横不法的人。 亡命儿:因犯法而逃亡的人。 樗蒲:古代一种游戏,像后代的掷色子。 局:这里指摆设赌具用的木板。 司隶:司隶校尉,负责京师治安的官员。 白玉墀:指宫廷的台阶。 长杨:汉宫名,以广植垂杨而得名。故址在今陕西周至东南。 羽猎:指皇帝出猎时,卫士负箭跟从。 升仙:婉言帝王之死。 两府:指诗人曾任洛阳丞(为河南府属官)及后为京兆府功曹参军并为高陵宰、鄠县令(高陵与鄠县均京兆府属县)之事。 收迹:收敛行为。 南宫:指尚书省,韦应物建中二年为尚书省比部员外郎。 谬:谦词。 见推:被推荐任用。 出守:指出任州刺史。汉代郡的长官称太守,故汉人以出京去做太守为出守。唐代的州相当于汉代的郡,故唐人也沿用这个名词。 惸嫠:惸是无兄弟者,嫠是无夫者,泛指孤苦无依的人。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 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 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 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 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 非才果不容,出守抚惸嫠。 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 坐客何由识,惟有故人知。

​背景

此诗作于建中四年(783)夏诗人赴任滁州刺史旅程中。他在路上遇到一位姓杨的老朋友,两人对彼此少年时期的生活都很熟悉。诗人追叙自己的往事和经历,创作了这首诗。

注释

杨开府:生平不详,应该是诗人天宝年间作三卫郎时的旧交。开府是“开府仪同三司”的简称,等级从一品,但在当时只是文职散官的虚衔,并非真正做过从一品的职事官。 武皇帝:唐代诗人常用汉武帝来代指唐玄宗,故称武皇帝。另有一说,认为玄宗曾六受尊号,其中“神武”尊号始终沿用,“武”即“神武”尊号的省称。 恩私:恩宠。 里:乡里。 横:蛮横不法的人。 亡命儿:因犯法而逃亡的人。 樗蒲:古代一种游戏,像后代的掷色子。 局:这里指摆设赌具用的木板。 司隶:司隶校尉,负责京师治安的官员。 白玉墀:指宫廷的台阶。 长杨:汉宫名,以广植垂杨而得名。故址在今陕西周至东南。 羽猎:指皇帝出猎时,卫士负箭跟从。 升仙:婉言帝王之死。 两府:指诗人曾任洛阳丞(为河南府属官)及后为京兆府功曹参军并为高陵宰、鄠县令(高陵与鄠县均京兆府属县)之事。 收迹:收敛行为。 南宫:指尚书省,韦应物建中二年为尚书省比部员外郎。 谬:谦词。 见推:被推荐任用。 出守:指出任州刺史。汉代郡的长官称太守,故汉人以出京去做太守为出守。唐代的州相当于汉代的郡,故唐人也沿用这个名词。 惸嫠:惸是无兄弟者,嫠是无夫者,泛指孤苦无依的人。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45d3ca_450e2d25b6a3441d93b82c9e4aee8fb5~mv2.avif
  • 此诗作于建中四年(783)夏诗人赴任滁州刺史旅程中。他在路上遇到一位姓杨的老朋友,两人对彼此少年时期的生活都很熟悉。诗人追叙自己的往事和经历,创作了这首诗。
  • 杨开府:生平不详,应该是诗人天宝年间作三卫郎时的旧交。开府是“开府仪同三司”的简称,等级从一品,但在当时只是文职散官的虚衔,并非真正做过从一品的职事官。 武皇帝:唐代诗人常用汉武帝来代指唐玄宗,故称武皇帝。另有一说,认为玄宗曾六受尊号,其中“神武”尊号始终沿用,“武”即“神武”尊号的省称。 恩私:恩宠。 里:乡里。 横:蛮横不法的人。 亡命儿:因犯法而逃亡的人。 樗蒲:古代一种游戏,像后代的掷色子。 局:这里指摆设赌具用的木板。 司隶:司隶校尉,负责京师治安的官员。 白玉墀:指宫廷的台阶。 长杨:汉宫名,以广植垂杨而得名。故址在今陕西周至东南。 羽猎:指皇帝出猎时,卫士负箭跟从。 升仙:婉言帝王之死。 两府:指诗人曾任洛阳丞(为河南府属官)及后为京兆府功曹参军并为高陵宰、鄠县令(高陵与鄠县均京兆府属县)之事。 收迹:收敛行为。 南宫:指尚书省,韦应物建中二年为尚书省比部员外郎。 谬:谦词。 见推:被推荐任用。 出守:指出任州刺史。汉代郡的长官称太守,故汉人以出京去做太守为出守。唐代的州相当于汉代的郡,故唐人也沿用这个名词。 惸嫠:惸是无兄弟者,嫠是无夫者,泛指孤苦无依的人。
  • 我年少时候服侍明皇,倚仗皇帝的恩私成为一个无赖子弟。 本人是里巷中横行不法的人,家里窝藏的都是些亡命之徒。 早晨就捧着赌具和人家赌博,夜里还去和东邻的姑娘偷情。 司隶校尉不敢逮捕我,因为我天天在皇帝的白玉阶前站班。 骊山上的风雪之夜,皇帝长杨宫打猎的时候我都跟随侍卫。 那时候我是一个字都不识,只会饮酒放浪,顽钝而痴呆。 自从玄宗皇帝死后,我就失去了靠山,落魄得被人欺侮。 虽然再要改行读书已经太晚了,但也只好提笔来学做诗。 作诗有了些成就被两府所收留,甚至推举到尚书省做官。 没有才干果然不能容留,被外遣做安抚孤儿寡妇的地方官。 忽然遇到老朋友杨开府,谈起旧事不禁感慨流下了眼泪。 满座的客人哪里会知道这些事,知道这些事的只有故人了。
  • 诗的开头十二句回忆少年时期横行放荡及担任宫廷侍卫的生活,刻画出一个专横跋扈的少年无赖形象。韦应物年方十五岁即为三卫郎宿卫宫禁,侍奉玄宗,前后约六年时间。其《燕李录事》诗自称“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赤墀”。诗人自承年少时服事唐明皇,倚仗皇帝的恩私,成为一个无赖子弟。横行不法,窝藏亡命之徒,早晨赌博,夜里偷情,京城的治安官员对于这类人也无奈其何。在皇帝冬幸骊山华清宫温泉或者外出狩猎的时候,诗人都扈从左右。如此地受恩宠,少年时期的诗人很容易就恃恩而骄,成了一个大字不识,只会饮酒撒泼的愚顽之人。 十三至二十句叙述在玄宗弃世后诗人折节读书、历仕各地的人生经历。诗人本来已经成了一个愚顽之人,可玄宗弃世升仙,诗人便失去靠山,“恃恩私”的好运一去不返。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当年的无赖少年只得改行读书学诗。没想到弃武从文之后,诗人在诗中自谦“谬见推”,被推举当上了官。然而,终究还是不容于朝中而被外遣。这里诗人自承“非才”,其实是一种委婉的说法。他被外派出京,可能缘于同僚排挤,事出不得已,并非他自己愿意的。 最后四句是结束语,点明题旨,抒发与友人杨开府久别重逢后的感慨。离别多年后,偶然间两位老友重逢,谈起了这些旧事不胜欷歔。 此诗与《温泉行》都是韦应物的自传体诗,可以参看。本来,韦应物也可以把他年轻时的所作所为写得非常浪漫(一掷千金的豪赌,与美女偷欢),十分风光(风雪夜中作为“武皇帝”侍卫的光荣,长杨围猎时的豪气)。可是他没有这样写,而是自暴其丑,把自己描写成一个恶少,反省自己作奸犯科、无法无天、成为乡里一霸的少年无赖生涯。他还写到自己不识一字的愚拙,对往昔作了真诚的忏悔。这个少年韦应物的形象,与人们一般所知道的,或者从其诗歌里看到的古淡高雅的韦应物形象反差甚大,所以乍看之下,会觉得诗中所写“不类苏州(韦应物)平生”。实际上这正体现了韦应物作品的另一种价值,在古雅恬淡之外,也有勇于自我反省和堪称“诗史”的一面。 这首五言古诗二十四句,一韵到底,结构篇法仍是四句一绝。全诗结构匀称,层次清晰,选材精当。全诗用了半数篇幅极尽铺写,又在平铺直叙中完成了情感的转换,有沉郁深潜之妙,须用心方能体会。▲
  • 我年少时候服侍明皇,倚仗皇帝的恩私成为一个无赖子弟。 本人是里巷中横行不法的人,家里窝藏的都是些亡命之徒。 早晨就捧着赌具和人家赌博,夜里还去和东邻的姑娘偷情。 司隶校尉不敢逮捕我,因为我天天在皇帝的白玉阶前站班。 骊山上的风雪之夜,皇帝长杨宫打猎的时候我都跟随侍卫。 那时候我是一个字都不识,只会饮酒放浪,顽钝而痴呆。 自从玄宗皇帝死后,我就失去了靠山,落魄得被人欺侮。 虽然再要改行读书已经太晚了,但也只好提笔来学做诗。 作诗有了些成就被两府所收留,甚至推举到尚书省做官。 没有才干果然不能容留,被外遣做安抚孤儿寡妇的地方官。 忽然遇到老朋友杨开府,谈起旧事不禁感慨流下了眼泪。 满座的客人哪里会知道这些事,知道这些事的只有故人了。
  • 诗的开头十二句回忆少年时期横行放荡及担任宫廷侍卫的生活,刻画出一个专横跋扈的少年无赖形象。韦应物年方十五岁即为三卫郎宿卫宫禁,侍奉玄宗,前后约六年时间。其《燕李录事》诗自称“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赤墀”。诗人自承年少时服事唐明皇,倚仗皇帝的恩私,成为一个无赖子弟。横行不法,窝藏亡命之徒,早晨赌博,夜里偷情,京城的治安官员对于这类人也无奈其何。在皇帝冬幸骊山华清宫温泉或者外出狩猎的时候,诗人都扈从左右。如此地受恩宠,少年时期的诗人很容易就恃恩而骄,成了一个大字不识,只会饮酒撒泼的愚顽之人。 十三至二十句叙述在玄宗弃世后诗人折节读书、历仕各地的人生经历。诗人本来已经成了一个愚顽之人,可玄宗弃世升仙,诗人便失去靠山,“恃恩私”的好运一去不返。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当年的无赖少年只得改行读书学诗。没想到弃武从文之后,诗人在诗中自谦“谬见推”,被推举当上了官。然而,终究还是不容于朝中而被外遣。这里诗人自承“非才”,其实是一种委婉的说法。他被外派出京,可能缘于同僚排挤,事出不得已,并非他自己愿意的。 最后四句是结束语,点明题旨,抒发与友人杨开府久别重逢后的感慨。离别多年后,偶然间两位老友重逢,谈起了这些旧事不胜欷歔。 此诗与《温泉行》都是韦应物的自传体诗,可以参看。本来,韦应物也可以把他年轻时的所作所为写得非常浪漫(一掷千金的豪赌,与美女偷欢),十分风光(风雪夜中作为“武皇帝”侍卫的光荣,长杨围猎时的豪气)。可是他没有这样写,而是自暴其丑,把自己描写成一个恶少,反省自己作奸犯科、无法无天、成为乡里一霸的少年无赖生涯。他还写到自己不识一字的愚拙,对往昔作了真诚的忏悔。这个少年韦应物的形象,与人们一般所知道的,或者从其诗歌里看到的古淡高雅的韦应物形象反差甚大,所以乍看之下,会觉得诗中所写“不类苏州(韦应物)平生”。实际上这正体现了韦应物作品的另一种价值,在古雅恬淡之外,也有勇于自我反省和堪称“诗史”的一面。 这首五言古诗二十四句,一韵到底,结构篇法仍是四句一绝。全诗结构匀称,层次清晰,选材精当。全诗用了半数篇幅极尽铺写,又在平铺直叙中完成了情感的转换,有沉郁深潜之妙,须用心方能体会。▲

田园, 山水, 隐逸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小学古诗, 唐诗三百首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781

思乡, 行旅, 咏怀

独夜忆秦关
听钟未眠客

独夜忆秦关
听钟未眠客

唐诗三百首

夕次盱眙县

[唐]韦应物

783

友情, 咏怀, 行旅

浮云一别后
流水十年间

浮云一别后
流水十年间

唐诗三百首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唐]韦应物

送别, 亲情, 闺怨

归来视幼女
零泪缘缨流

归来视幼女
零泪缘缨流

唐诗三百首

送杨氏女

[唐]韦应物

782

送别, 友情, 山水

漠漠帆来重
冥冥鸟去迟

漠漠帆来重
冥冥鸟去迟

唐诗三百首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

友情, 隐逸, 咏怀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唐诗三百首

秋夜寄邱员外

[唐]韦应物

788

友情, 励志, 咏怀

冥冥花正开
飏飏燕新乳

冥冥花正开
飏飏燕新乳

唐诗三百首

长安遇冯著

[唐]韦应物

769

田园, 山水, 隐逸

杨柳散和风
青山澹吾虑

杨柳散和风
青山澹吾虑

唐诗三百首

东郊

[唐]韦应物

779

bottom of page